海晏县: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2022-05-23 09:58:36 青海日报   邢阳辉

海晏: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nJo中国藏族网通

——他们从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走来nJo中国藏族网通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精彩论述。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nJo中国藏族网通

空间的征途,向星辰大海挺进;时间的征途,向民族复兴迈步。在海晏这片4800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上,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海晏人,从不缺少精神引领的航标。nJo中国藏族网通

正如金银滩草原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尕布龙扎根高原的“赤子精神”鼓舞党员克己奉公,廉福章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感召后人无私奉献,切阳什姐、索南才让等一大批当代先进人物捂热了海晏的每一寸土地,温润着海晏每一名干部群众的心灵。nJo中国藏族网通

他们的事迹充分证明,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在一代代共产党员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一个叫做“初心使命”的关键词贯穿始终。一代代传承之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nJo中国藏族网通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今天已被铸成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矗立于海晏这片红色的土地,永不褪色。nJo中国藏族网通

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初心所在和革命传承,吸吮红色基因的历史养分,在时代的变革中,一大批先进人物始终奋斗在增进人民福祉的第一线,成为不懈奋斗的追梦者、辉煌业绩的创造者、不务空名的实践者。在一代又一代海晏人身边的榜样身上展现的,是信仰之坚定、爱国之至诚、襟怀之磊落,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对事业的虔诚,诠释了普通基层共产党员不平凡的精神品格。nJo中国藏族网通

东风起舞,壮志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nJo中国藏族网通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从未远去的荣光。nJo中国藏族网通

我们分明听到,金银滩上飘荡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悠扬旋律;nJo中国藏族网通

我们分明看到,1700多户来不及熄灭炊烟就响应国防建设需要而搬迁的牧民。他们平静地说,“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nJo中国藏族网通

终于试爆成功了,一道红色的强烈闪光出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接着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火球,惊天动地的响声震耳欲聋,轰隆隆滚过天际,刹那间,冲击波的狂飙席卷了无边的戈壁滩。时隔不久,氢弹研制成功,东方红卫星翱翔天宇……nJo中国藏族网通

尕布龙nJo中国藏族网通

不忘初心的时代楷模nJo中国藏族网通

一个从金银滩草原一路走来的放羊娃,一个从放羊娃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高级领导干部。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是尕布龙省长出生的地方。nJo中国藏族网通

尽管,2022年清明已过,还是有不少干部群众来到海晏县时代楷模纪念馆瞻仰尕布龙雕像;走一走他身为—名优秀共产党员走过的路;看一看他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听一听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nJo中国藏族网通

“暖语亲民政若和风拂西海 冰心律己人怀高格仰昆仑”——那副楹联苍劲有力、饱含深情,却依就写不尽尕布龙不谋私利、两袖清风、宽厚仁慈、精神高洁的一生。伫立大厅,庄严而凝重;瞻仰雕塑,缅怀之情油然而生。nJo中国藏族网通

在海晏县三角城镇,有一个小花园叫德园广场,尕布龙的半身像,静静地矗立在广场中央。他的外孙女达什姐莉时常会到这里走走,整理一下雕像上的哈达,她说这些哈达都是群众自发前来敬献的,以表达他们对这位人民公仆的崇敬和感激。nJo中国藏族网通

听著名记者古岳先生说过,解放后,尕布龙年轻时的故事曾拍成了纪录片各地放映,成为年轻共和国的一个记忆。还有一部片名叫《金银滩》的故事片影响更大,片中主人公的原型也是尕布龙,那时的尕布龙生活在大草原上。据老人们讲,尕布龙在草原上纵马驰骋的样子就是影片中的经典画面。也许那样一种记忆永远也不会褪色,尕布龙一生都在做一种艰难的跋涉,就是让自己回到草原上去。其实,他和大草原生命的联系从未间断过,从大湖北岸到黄河以南,从三江之源到河湟谷地……nJo中国藏族网通

哈勒景乡哈勒景村原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拉毛扎西回忆说:尕布龙每次回家过年,都要为生产队放几天牧。他对乡亲们说,每当他赶着牛羊走向村后的山坡时,都会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其实当一个牧羊人和当一个省级领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牧羊人手里拿的是皮鞭,而省级领导手里是人民赋予的权力。这种感恩与淡泊交集的情感贯穿了他的一生。nJo中国藏族网通

他还说,尕布龙来海晏县调研,会给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送茶倒水;会悄悄地将饭钱压在碗底才离开……nJo中国藏族网通

一个牧人一样的公仆,nJo中国藏族网通

一个公仆一样的牧人。nJo中国藏族网通

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赤子情怀,是尕布龙赋予故乡海晏的精神标杆,人们从这里聆听来自高处的召唤,寻找人的意志、人的信念,人的理想、人的精神所蕴藏的磅礴伟力与人性高光。nJo中国藏族网通

切阳什姐nJo中国藏族网通

自强不息的体坛健将nJo中国藏族网通

2022年3月22日上午9时11分,家乡海晏人惊悉,切阳什姐递补拿到伦敦奥运会金牌,成为中国体坛史上首位获得奥运金牌的藏族运动员,同时填补了青海省奥运史上金牌的空白。一时间,线上线下喜讯频传,城乡民众喜大普奔。nJo中国藏族网通

然而,就在9小时前,远在意大利执行外训任务的切阳什姐,通过社交平台发文称,“足足过去了十年,得知消息后既开心又难过。”nJo中国藏族网通

为何开心?切阳什姐表示,“开心的是我能成为自己心中的冠军……”nJo中国藏族网通

何以难过?切阳什姐回答,“难过是虽然光环是一时的,但那一刻的光环我想拥有……”nJo中国藏族网通

1990年,切阳什姐出生在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的一户牧民家中。和周边许多牧民一样,切阳什姐家的经济条件很一般。2006年的一天,省体校的老师们走进了切阳什姐家,从此,切阳什姐从一个牧家姑娘成为一名竞走运动员。nJo中国藏族网通

“切阳什姐每天早上9点开始训练,每天走25公里,16年风雨不息。”教练张阜新说。nJo中国藏族网通

16年来,切阳什姐参加过的国内、国际大大小小的比赛连她自己都数不清。nJo中国藏族网通

“每一场比赛都是一个人的战斗,对手就是我自己。”切阳什姐说,要把赛场上最自信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要把中国人倔强而又不服输的体育精神传递给全世界。nJo中国藏族网通

在切阳什姐的微信朋友圈中,她曾调侃自己是比赛中的“千年老二”。细数近年获得过的亚军,她谦虚道:“每一场比赛都是奔着金牌去的,也许是自己能力不足吧,多次憾失金牌。觉得‘千年老二’这个词很适合我,难怪队友们给我一个绰号——‘亚军大满贯。’”nJo中国藏族网通

然而,从甘子河大草原走向国际赛场,这个藏族姑娘从未放慢追逐梦想的脚步。就在此前一个月的时间里,切阳什姐先后在欧洲斯洛伐克和马德里世界田联竞走巡回赛(金标赛)中连获冠军,一次次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赛场上。nJo中国藏族网通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从切阳什姐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模样。如今,切阳什姐的事迹在青海大地无人不知,她也被选树为海晏新时代文明形象大使。她是无数孩子心目中“奔跑的女神”,她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早已超越赛场上夺冠的价值。nJo中国藏族网通

索南才让nJo中国藏族网通

担当有为的文学新星nJo中国藏族网通

索南才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4届高研班学员,小说家。曾获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双子星奖、第六届青海青年文学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青海省政府文艺奖、青海省第五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作品入选《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存在的丰饶》《我是牧马人》、长篇小说《野色失痕》《小牧马人》、儿童小说《哈桑的岛屿》等。nJo中国藏族网通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所谓“人文之学”,必须是学问中有“人”,学问中有“文”,学问中有“精神”、有“趣味”。且不论那些建立伟大功勋的人物,就让我们看看海晏青年牧民作家索南才让对“精神高地 人文之光”的诠释吧。nJo中国藏族网通

索南才让1985年出生于海晏县甘子河乡德州村。童年时的索南才让很淘气,在海晏县城和湟源县的亲戚家里辗转念了几年书,便辍学回家了。nJo中国藏族网通

对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牧人来说,从事写作,似乎有点天方夜谭。其实,从开始读书的那天起,索南才让的人生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书读得越多,这种改变就越大。只是没有人在意罢了。nJo中国藏族网通

从最初的启蒙读本到后来的天文、历史、地理乃至神话传说,他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喜欢的故事和人物也越来越多。18岁那年,索南才让读了路遥的《人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主人公高加林的一次次人生抉择牵动着他的心,想起自己从14岁开始外出打工所经历的种种辛酸和磨难,他第一次开始了对人生的咀嚼和思考。nJo中国藏族网通

2007年,索南才让突然决定写作。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与其在书本中寻找理想的故事和人物,不如自己来创作,写一写熟悉的人与事。nJo中国藏族网通

每天早晨天不亮,索南才让把自家养的200多只羊放出羊圈,让它们一路撒欢去享受自由和青草,而自己则回到牦牛帐房,开始一天的写作。偶尔,他会骑上摩托车去检视一下自己的羊群。nJo中国藏族网通

怎样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把握草原人的生存和梦想?怎样呈现更真切、更深邃的审美体验?怎样在众多的细节之外让关键处沸腾?怎样以更为宏阔的文化视野展示自己的文学力量?怎样让短篇小说中的故事成为背景而人性成为主角?这些都成了索南才让内心的焦灼与困惑。nJo中国藏族网通

“我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怀疑过自己,否定过自己,想过放弃,想过离开这条艰辛异常而又深不可测的河流,但事实上,我却从未离去,更不曾停下。我知道文学这条河流永远走不到尽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我爱这条河,并且愿意永远航行在这条滔滔不绝、永不停息的大河之上!”索南才让这样抒发他对文学的热爱与痴迷。nJo中国藏族网通

在索南才让的故事中,流淌的何尝不是海晏红色精神的传承和赓续?人文之学所传达的“精神和趣味”,不仅是躺在人文学科课本中的文章和知识,它包含着身体力行者、社会活动者、普通学习者的坚定、责任、关爱、担当、素养和文明。海晏的草原湖泊养育了这样的“人”,海晏的红色精神延续出这样的“精神和趣味”,如此的熠熠生辉。nJo中国藏族网通

内省自我,关注社会,顺着凝固的文字,构筑雪域风物之上的人文思索、道德探究和信仰追寻——他立言于著,讲述着海晏这方热土的故事。nJo中国藏族网通

从尕布龙到廉福章,再到切阳什姐、索南才让……海晏一代代共产党员,以各自的奋斗姿态,传承着红色基因,赓续着“两弹一星”精神。nJo中国藏族网通

赶考,永远在路上。从历史到现今,从城镇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红色基因植根于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动谱写的事业中,与每一个海晏人情感相连、命运相通,由此成为海晏人的精神密码,成为海晏人赓续光荣、走向未来最宝贵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nJo中国藏族网通

任何时代都不缺乏英雄,也不缺乏典型。难的是如何不做“昙花一现”的典型,如何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自觉成为这样的典型,如何让这样的典型渐成规模并长久保持下去,这也正是海晏先进群体长盛不衰的奥秘。nJo中国藏族网通

榜样是一面镜子,榜样是一面旗帜,榜样更是一种力量。是他们,共同铸就了河清海晏“不忘初心、忠诚于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爱岗敬业、担当有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是他们,让爱岗敬业成为职业操守,让诚实守信成为道德底线,让助人为乐成为社会风尚,让见义勇为成为人间正气,让孝老爱亲成为真情奉献,让真善美融化在每个海晏人的生命中。nJo中国藏族网通

环境造就人,更造就一种精神。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为了活着而适应,而是为了信念而坚守。nJo中国藏族网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于海晏县而言,传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拓展以中国原子城红色经典为代表的红色研学业,扛牢地区发展的“精神旗”,打造自强不息干事创业的精神高地。唯此,才能让精神的力量与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水乳交融,让理想信仰的光芒映照大地,产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nJo中国藏族网通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今天,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让精神谱系的传家宝永放光芒,海晏人,必将构筑起初心使命铸就的精神高地。nJo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加毛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