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领航伟大征程。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前行,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再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位置,向着全面建成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1日 第 09 版)
“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破旧不堪……”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沙拉村曾经的景象。... [详情]
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大省,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份,民主法治建设既为改革发展、攻坚突破撑腰,也聚焦民生关切,推动民心工程。从关注民生的立法项目征集,到“请你来协商”的平台搭建;从开全国之先河颁布施行第一个由地方立法制定的国家公园条例,到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的协商成果。如今,民主法治已经在青海大地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详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民主凝聚力量、法治提供保障。近年来,青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局面。... [详情]
民主法治,国之基石。民主法治既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和任务,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局面。... [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和依法治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使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得以快速推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