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

我在草原“养”牛羊——青年学生把论文写在青藏高原上

来源 : 青海观察客户端    作者 : 文静、王紫轩    发布时间 : 2024-05-07
字体 :


4月27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的在读硕士研究生董又菡(左)和胡晓梦在给草样称重。 

新华社兰州5月5日电(记者文静、王紫轩)骑摩托放牧、给牦牛补饲、漫山遍野收集土壤、牧草和牛粪等样品……在平均海拔3700多米的玛曲草原,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青年团队长期扎根于此,以草原和牛羊为书本,把论文写在高原上。

五月的清晨,天空飘雪,广袤的草原上升腾起浓浓雾气。30岁的赵志伟骑着摩托,熟练地吆喝着,将30头牦牛悉数赶到补饲点。狭小的牛圈内,26岁的曹泽已等候多时。他挑选了一头较为温顺的牦牛,先是拍打安抚,随后紧紧抓住牛角,斜身用力,利索地将牦牛放倒在地。

“逮牛不能单凭蛮力,要有一定技巧。”曹泽说,他俯身把补饲袋套在牛角上,又开始瞄准下一个目标。

4月27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一片草原上,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曹泽在牛圈内给牦牛套补饲袋。新华社记者 文静 摄

这两个看似和当地牧民无异的年轻人,是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他们的教授龙瑞军带领团队深入青藏高原,在甘肃、四川、西藏的草场、养殖基地、种畜基地、企业等,开展考察调研、实验研究、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并通过引导生产观念转变、推广应用饲养管理技术等,提升草地生态畜牧业综合效率与效益,改善当地牧民生活。

离牛圈不远的一排小平房内,25岁的董又菡和24岁的胡晓梦正在给草样称重。这间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的房子是当地牧民的闲置房。铺壁纸、买家具、接电线……经过点点滴滴的添置和改造,这里成为他们的栖身之地。

在高原做科研,这个年轻的团队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对于赵志伟来说,印象最深的环节莫过于采购用于做实验的牛羊。作为实验对象,牛羊的体重须在严格区间内,他们只得跋山涉水、挨家挨户给牛羊称重、谈价。牧民家住湿地深处,他们就扛着两米长、近80公斤重的特制牛羊称重秤,光着脚徒步前行。

“总要有人做这些事。龙老师常教育我们,做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曹泽说,“科研过程虽然艰苦,但研究成果可以有效落地带来的成就感,不断牵引着自己,提供坚守的动力。”

青藏高原生存条件艰苦,却也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为年轻的科研团队带来源源不断的课题。清晨给牦牛补饲、喂药,下午剪草、做植被调研,单调的实验节奏中,他们也会苦中作乐。“大口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散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董又菡说。

4月27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一片草原上,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曹泽(左)和赵志伟一边收集草样,一边做记录。新华社记者 文静 摄

在龙瑞军看来,青年人在农区、牧区等一线工作场景,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更能培养他们艰苦奋斗、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美好情怀。“做人要有草原的胸怀和牧民的淳朴,做事要有牦牛的精神和青藏的高度。”

“生态”“生产”“生活”是四名年轻人口中的高频词。在团队的科技加持下,当地草地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呈现生动转变。经团队研究,通过科学补饲,牦牛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提高牧民收益、降低放牧草地压力,为生态畜牧业产业链提质增效。

玛曲县马场畜牧产业养殖基地是当地第一家半舍饲养殖牦牛的企业。基地负责人旦增久美说,通过使用该团队配比的饲料配方和饲养技术,既降低了养殖成本,还能保证肉类品质。

“随着生产观念转变、饲养管理技术革新、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希望我们的课题能向亚洲高原和全球高寒地区推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曹泽说。

 
编辑 : 道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