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学栏目由藏族文学史、古典文学、古今藏戏、口传文学、当代文学等栏目组成。 藏族古代文学在藏族文学史上具有不容轻视的地位,从内容到形式自成系统。其创作群体的角度来讲,可分为三种。其一,由民间集体创作,而经后人整理的口传文学。如;创世史诗、英雄史诗、长篇叙事诗、机智人物故事、魔幻故事及生活故事、寓言故事、各地民歌、谜语、谚语、哲嘎等等。其二,由宗教人士创作的直接或间接宣扬宗教思想的文学作品。此类文学作品内容比较丰富,体裁繁多。包括史传文学、诗歌、颂词、格言、散文、小说、剧本等等。其三,主要由世俗贵族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一类型文学也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朵噶·次仁旺杰的《循努达美》和《颇罗鼐传》等小说。 [查看]
仁增上山采挖最后一顿饭的柴禾的时候,金农们为筹集他的最后一点工钱僵住了。
金农们都是洛哇村的村民,是数月前由支部书记尕玛带到这里采金的。现在,采金劳动就要结束了,尕玛为在这次采金中虽没有采到金子可又为采金出了力的仁增筹集工钱时,一些人产生了抵触情绪。
“交吧,交吧,这是任务,也是每个人的义务。”尕玛说。
“唉,书记不该让仁增这样的人来采挖金子,看不见金子,又懒……”一个金农埋怨道。
说这话的金农有他自己的道理,这次金农们采到的金子都是些比油菜粒还小的沙金,采这种金子虽赚不到大钱,却是金农们出门挣钱的保险生意,穷光棍仁增的视力不好,看不见这种金子,是不应该来这里采金的,尕玛想到在采金区曾有人走运捡到过一个价值上百万元的金块,就建议仁增也去碰碰这种运气,并说明捡到了块金人人有份,捡不到块金大伙也要为仁增凑集一定数量的沙金作为辛苦钱,这多少也有点照顾的意思。大伙想到寻找块金不是靠视力,而是全凭一个人的财运,也就同意了。可到了金场,仁增东一锹西一锨地乱挖乱找了几天后就厌倦了这种劳动,认为这是耗时费力而无任何效果的没影儿的事。他看到这次专门为众多的金农们做饭的女人根恒卓玛经常忙不过来,就主动干起了采挖柴禾、取水揉面等帮灶做饭的活儿。
“让仁增来采金的事儿不能责怪尕玛书记,他是征求过大家的意见的,至于仁增帮灶不寻金,这不是偷懒,而是勤劳的表现,要不是他帮忙,根恒卓玛一个人是完不成繁重的做饭任务的。”已付了工钱的人说。
在争辩声中,有几个金农把金子交了上去。
“快交吧,快交吧,大伙儿说得对,仁增虽没有专门去寻金,可他帮根恒卓玛做了不少实事,我们更应该付这个工钱。”尕玛趁机催促道。
“汉语有句俗话:‘醉翁之意不在酒’,仁增帮灶是为了——”说话的人看根恒卓玛不在场,悄悄地说出了后两个字:“偷情。”
听了这样的话,尕玛的脸都气歪了。他清楚,三十开外的仁增做梦也想有个媳妇,可因为穷,年龄也大了,没有个合适的女人,这次年轻漂亮的根恒卓玛看他是个勤劳而又诚实的人,就喜欢上了他。
“你管得太宽了,不像个藏人。他们都是大龄人,在劳动中产生爱情,有什么可指责的。据我所知,这次回去他们就要结婚了,你就等着喝喜酒吧。“尕玛无不讥讽地说。
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又有几个人把金子交到了尕玛手里。
“快交吧,快交吧,大伙儿都愿意的事怎么能搁在几个人的身上。”尕玛看了看手中的金子再一次催促道。
“仁增帮灶的事是他自愿的,从没在会上定过,我们不知道,不知道的事怎么能硬性摊派呢?”说这种话的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显得理直气壮,态度挺坚决。
“不说这样的话了,世上很多事是要靠自觉和良心的,不一定每干一件事都得开会研究,做出个让人服从的决定。”一些人反驳说。
尽管这时替仁增说话的人越来越多,可那最后几个人似乎有了不交金子的充足理由,不肯改变自己的态度,尕玛简直没有了一点办法。
这时候,人们发现仁增左手提着锹,右手攥着个什么东西大步流星地下山来了。
“这的确是个懒汉,到现在没挖着一点柴禾。”有人嘟囔了一句。
这句话使不愿交出金子的人们的态度更加坚定了,脸有怒色地发出“哼哼”的生气声。
“这仁增从没有空着身子回来过,今天怎么了?”有人自言自语。
“是捡到块金了吧,不然——”有人这样猜测道。
“看那走路的欢快劲儿,是遇到大喜的样子。”又一人说。
“对,一定是捡到块金了,你看那手里的东西,闪闪地发着明光呢。”又一伙人说。
听了这样的话,又看了看仁增走路的样子,那几个态度坚决、怒色满面的人的脸色又一个个变得窘迫和蔼起来,一个脑筋转得快一点的人赶紧把金子塞到尕玛的手中。这时候有人喊到:“他们是不讲良心的人,不要收他们的金子。”可那几个人厚着脸皮硬要交出金子。尕玛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了他们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