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学栏目由藏族文学史、古典文学、古今藏戏、口传文学、当代文学等栏目组成。 藏族古代文学在藏族文学史上具有不容轻视的地位,从内容到形式自成系统。其创作群体的角度来讲,可分为三种。其一,由民间集体创作,而经后人整理的口传文学。如;创世史诗、英雄史诗、长篇叙事诗、机智人物故事、魔幻故事及生活故事、寓言故事、各地民歌、谜语、谚语、哲嘎等等。其二,由宗教人士创作的直接或间接宣扬宗教思想的文学作品。此类文学作品内容比较丰富,体裁繁多。包括史传文学、诗歌、颂词、格言、散文、小说、剧本等等。其三,主要由世俗贵族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一类型文学也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朵噶·次仁旺杰的《循努达美》和《颇罗鼐传》等小说。 [查看]
东主大伯从苏州考察回来,带回了一件神秘的东西,说有了这东西人们就可以发家致富。
东主是半月前去苏州考察的。这次活动由乡上统一组织安排,乡上为了让村里不同身份的代表去内地增长见识,就给了他们村一个老农代表的名额,村里看在东主一贯热心集体事业也懂几句汉语的份上就推荐他去参观。临行前东主表示一定要把内地发展生产的先进经验带回来,现在大家听说他带回了一个能发家致富的十分神奇的东西,有人不相信,有人感到奇怪,就纷纷赶往他家一面向他问安,一面打探情况。
“阿科东主呀,这次去内地收获一定不小吧?”一位头戴礼帽的老女人说。
“是呀是呀,我见到了一条条漂亮宽敞的高速马路,河水般涌动的各色汽车,林立天空的高楼大厦和一处处被树木、鲜花、净水包围着的秀美山川,人们穿的是过节一样的服装,吃的是叫不上名字的山珍海味,过着天堂一样的生活,真是一言难尽啊。”东主兴奋地说。
“听说您带来了一件能让人们发家致富的好东西,能让我们看看吗?”比东主年小几岁的华青试探着说。
“有什么不能看的,我就是带给大家的。”东主说着就从提包里把一尊泥塑粉面的佛像模样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
大家定睛看着,有人看不明白,有人看了出来,是内地人普通的财神塑像,只不过多了几行谁也看不懂的汉字。
“啊啦啦,这是个啥宝贝东西,一定很贵的吧?”戴礼帽的老女人说。
“贵倒是不贵,可它的作用却不可估量。”东主自豪地说。
“这不是内地有些人家供奉的财神吗?”一个名叫拉巴的男人说。
“是呀是呀,还是你有见识。我想送给村上的麻尼康里,让大家也沾沾财气。”东主高兴地说。
“阿科东主,这东西放在人们家里只是一种摆设或表示一种心灵安慰,和能否发家致富没有一点关系。”拉巴接着说。
一听这话,东主严肃起来:“这尊财神可不是普通的财神,我到过一个全国有名的名叫华西的村子,他们村就摆着这种财神。”
“人家是作为工艺品宣传的,您怎么可以当真呢?”拉巴又说了一句。
“不是的,我听这个村的干部介绍经验说华西村能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人人心里有这尊财神。我的汉语不好,可这句话我还是听懂了。”东主说着就把华西村发展变化的照片看给大家,人们被华西村的壮观面貌惊呆了。
……
这些天,村里正在修建一个集体诵经的地方——麻尼康。知道东主大伯要把内地的财神送给麻尼康,有人高兴,有人觉得不大对头,可看在他一心想着集体的份上也不好拒绝,拂了他一片好心。
东主的儿子加央,和同村的未婚妻才瑞刚从外地打工回来,不久就要成婚了。加央知道父亲要把能够让人们发家致富的财神送给村里,心里十分受用,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才瑞。
“什么?阿科要把内地的财神放到我们的麻尼康里?”才瑞不解地说。
“是呀是呀,阿爸这次为村里做了一件积善积德的大好事。”加央及时地夸赞了一句。
“什么善事好事,请来个财神就能致富吗?真荒唐。”才瑞不满地说。
“阿爸说内地那个华西村就是供奉这种财神致富的。”加央认真地说。
“供神供佛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任何佛神都不会让人们坐享其成的。我们现在有自己的佛神,这就很好了,如果再添个内地的财神不就乱套了吗?”才瑞说完这话气哼哼地走开了。
加央本想拿父亲赠神的事儿讨好才瑞,谁知这让才瑞很生气,可他又说服不了她。也难怪,才瑞是个学过汉藏两文的有文化的青年,而他却只上过藏文的小学,知识上的差异摆在那儿。在才瑞生气地走开时,加央也感到不快,可静下来想,才瑞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他把才瑞的意见告诉给了阿爸。
东主听了皱了皱眉头:“这丫头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难道我这个受大家尊重的长辈要为乡亲们做坏事?”
“阿爸,她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供了内地的财神不一定能发家致富。”加央解释说。
“你们咋就不相信人家,人家不仅是那样说的,发展变化的事实就摆在那儿,他们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总不会说谎吧。”东主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
加央看阿爸生气了,便立即收住了话头。
这些天,修建麻尼康的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负责修建的是前面的那个华青,东主隔三差五地去和华青联系如何供放内地财神的事宜。
才瑞那天和加央分手回到家后就把加央所说的事儿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阿爸。阿爸听后表现出赞同的神色:
“才瑞呀,这事我早就听说了,只是没来得及跟你说,我也不同意把它供放在麻尼康里。”
“那你就劝劝阿科东主吧,让他不要做这样的傻事。”
“你没看见阿科东主这些天热情执着的样子,村里不少人还真相信那财神会带来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好意思阻挡人家呢。”
“阿爸,我不是自己看不惯才这样说的,要是把这个财神放到麻尼康里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且会助长人们的依赖思想,影响生产的发展。”
“你说得对,可阿科东主过些日子就要和我当亲家了,万一这中间让他生气了,惹出些麻烦问题可就大了。”
“阿爸,阿科东主虽然在这件事上有点固执,可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就劝劝吧。”
“那好吧,我先给华青说说。”
……
才瑞和加央分手后心情一直不快,不是因为加央,她知道加央虽然缺少文化,但是个老实本分又勤劳能干的好小伙子,和这件事没有关系,只是他阿爸年岁大了头脑也有点糊涂。她也想加央也一定向他的阿爸告诉了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那么阿科东主又有什么反应呢?她把加央叫到了家里。
“加央呀,那天我态度不好,你不会生我的气吧?”才瑞温存地说。
“不会的,你只是对这件事情不满意并不是对我有看法。”加央低着头说。
“是呀,你告诉阿科了吗,他怎么说的?”才瑞小心地问道。
“说了,他还是那个态度,他太相信人家了。”加央不安地说。
“相信人家是对的,可盲目相信就不对了。”才瑞说。
“他说他的根据就是那些发展变化的照片。”加央说。
“这算什么根据呢,难道有了财神财富就会从天上掉下来?”才瑞见加央低头不语接着说:“啥宝贝东西,你有空拿过来让我看看。”
“好吧。”
……
麻尼康竣工的日期临近了,东主又一次想去和华青商量供放财神的事儿,他发现起初十分热心的华青的态度越来越不对劲,他故意躲着东主不谈财神的事,东主感到有点蹊跷。
“阿科华青,你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吗?”一天东主堵住华青就直截了当地说。
“是呀,这些天我听到了一些不同意在麻尼康供放财神的意见。”华青看躲不过去就把话说在了明处。
“我是一片好心,如果不同意就算了,这有什么为难的呢?”东主抑郁着说。
“可还有一些人坚持要放,我真拿不定这个主意。”华青说。
“不让放的是些什么人呢?”东主不由地问了一句。
“这我还不好说……”华青支吾起来。
东主听了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这样的话。对!儿子的对象,那个黄毛丫头不就是这样说的吗?这个黄毛丫头,凭着自己念过几天书就觉得了不起,胡说八道,竟然连自己未来公公的脸面都不顾,真是个不懂道理也没有礼貌的孩子,再就是那个不相信财神的拉巴。
晚上,东主把儿子叫到身边打探情况。
“加央呀,这些天你听到了什么没有?”东主说。
“阿爸,好多人对麻尼康里供放财神有意见呢。”加央说。
“不会是好多人吧,我看那个自以为见过世面的拉巴可能有点看法,最有意见的一定是你那个还没有进门的黄毛丫头。”东主说。
“可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加央小声说。
“你看,你也已经受影响了吧。这个黄毛丫头,还没过门就是这个样子,到了我们家那还了得,你们的婚事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东主说。
“阿爸,这和我们结婚是两回事。再说,既然有人不同意您就算了吧,何必要认真呢?”加央说。
“话可以这么说,可大部分群众既然相信我,我也已经做出了赠送的许诺,怎么可以食言呢。如果听了个别人的意见就食言了,我的脸面以后往哪儿搁呀。”东主说。
这两天加央的心情很沉重,虽说这财神和婚姻没有多大关系,可阿爸是个说一不二的直脾气,他和才瑞的意见不一,这矛盾一闹大问题就严重了。这天,他拿着财神到才瑞家想做做她的思想工作,使她不要和阿爸较真。加央一面小心地和才瑞说话,一面把财神看给了才瑞。才瑞仔细端详着财神塑像,脸上慢慢露出了喜悦的表情,还没等加央多说什么,她就高兴地说:
“加央呀,你放心吧,我现在想通了,供放财神的事就让阿科抓紧商量吧,我不但表示支持,还要说服其他群众都来参加这个活动。”
加央没想到这么容易让才瑞思想转了弯,揣着财神哼着歌高兴地走了。
供放财神的事好像突然间顺畅起来,华青不仅同意供放,还和其他人商量在麻尼康竣工这天举行个隆重的供放仪式。
举行仪式的这天,去往麻尼康的人们络绎不绝,在举行仪式时,才瑞把用藏文书写的两幅对联贴在了财神的两旁,她大声地向人们说:“这个财神上刻写的汉字的意思是说‘勤劳来财,智慧得福。’我们要时刻记住这句话呀。”听了这样的解释,大家立刻热烈欢呼。东主在高兴之余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