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藏族文学栏目由藏族文学史、古典文学、古今藏戏、口传文学、当代文学等栏目组成。 藏族古代文学在藏族文学史上具有不容轻视的地位,从内容到形式自成系统。其创作群体的角度来讲,可分为三种。其一,由民间集体创作,而经后人整理的口传文学。如;创世史诗、英雄史诗、长篇叙事诗、机智人物故事、魔幻故事及生活故事、寓言故事、各地民歌、谜语、谚语、哲嘎等等。其二,由宗教人士创作的直接或间接宣扬宗教思想的文学作品。此类文学作品内容比较丰富,体裁繁多。包括史传文学、诗歌、颂词、格言、散文、小说、剧本等等。其三,主要由世俗贵族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一类型文学也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朵噶·次仁旺杰的《循努达美》和《颇罗鼐传》等小说。 [查看]



也说丹真贡布诗歌艺术的特色
作者:敏彦文   来源:《甘南日报》   发布日期:2009-10-14 17   编辑:仁增才让

      
——借以缅怀导师丹真贡布先生
    丹真贡布去世了,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诗却留了下来。作为我州唯一一位在全国享有声誉的藏族诗人,他自20世纪50年代登上诗坛起,四十多年来,先后创作了《春愿》、《拉伊勒和隆木措》、《献给家乡的花》、《苹果坡》、《亚热带的字母树》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佳作,并出版有诗集《羚之街》,自印有诗集《溪流集》,广大文学爱好者视之为珍品,加以珍藏。
     作为一位优秀的民族诗人, 丹真贡布的诗把民族性与艺术性溶于一体,成为当代诗歌在民族化道路上开拓前进的一个典范。
     说起丹真贡布的诗,首先要说的是他诗歌品质的“正”。丹真贡布是一位真正以诗立身,以身许诗的诗人,在他的眼里,诗歌不是炫耀身价的首饰,而是生活的一种表现,是精神上的一面镜子。因此,在他的诗里,我们看到的是与他的人格相一致的正派、正气、真实、辨证不悖等只有大成就者才具有的艺术品质。这种品质与他的学识、社会阅历,以及对生命、生活和艺术的把握紧密相关,更与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对他自己民族的挚爱分不开。
    丹真贡布的诗歌的第二个特色是:民族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丹真贡布明白:作为一位民族诗人,不为自己的民族鼓与呼,不表现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历程,诗写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如果在诗中一味的表现民族性,忽视了艺术性,那民族性表现得再充分,也算不得好诗。因此,他写诗,力求民族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如《祖国》、《春愿》、《献给家乡的花》等一系列名篇,便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诞生出来的经典之作。
 
    丹真贡布的诗歌的第三个特色是:创作上的开放性。开放与保守是两个相对立的词。在一些民族诗人的创作中,由于对文学民族性的误解,致使其作品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写作手法上,乃至在审美性上,都表现出相当的保守性,从而贬低了作品的价值。丹真贡布的诗作就不同,他的诗表现出了相当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表现在思想和语言上,也表现在创作手法和审美性上。从丹真贡布的诗中,我们总能看到他那独具慧眼的思想火花,总能从他优美精致的诗歌语言中领略到现代诗的艺术魅力,更能看到他诗歌中属于西方诗歌、中国古典诗歌、现代汉诗的审美观和审美价值。他的诗集《溪流集》中的许多作品就是明证。
 
    丹真贡布的诗歌的第四个特色是继承上的非一般性。从丹真贡布诗歌的气质上说,他更多的吸收了中国汉语诗的一些传统,虽然他的诗也表现了浓厚的藏文化气质。但与其说他的诗在藏文化底蕴中带有强烈的汉文化气质,还不如说他的诗在汉文化体魄中渗透着藏文化的血汗。如《春天的传说》、《拉萨的丁香》、《苹果坡》、《一九四0的故事》等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质。
    丹真贡布的大半生是伴随着诗歌走过来的,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为繁荣当代藏族文学,为推动我州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虽然去世了,但他的诗歌艺术,他的伟大人格,却永远留在了人民中间,成为一份光芒永存的宝藏,将带给更多的人以启迪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