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

耕耘岁月 乘风远航

   作者 : ​诺日仁青    发布时间 : 2020-11-09
字体 :

耕耘岁月  乘风远航 

——《岗尖梅朵》创刊三十一周年随感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岗尖梅朵》诗刊已经走过了三十一年的风雨历程,这是柴达木文艺界的一大喜事。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作为《岗尖梅朵》的创刊人,手捧洁白的哈达,特向《岗尖梅朵》三十一华诞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向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

柴达木盆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在这里摸爬滚打过四十个春秋,其中多半时间我在州文联任职。那时,我一直怀有这样一个心愿:能为藏文文学创作者开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能让文学的暖色,如夏日的葱茏一样,不经意间能舒爽人们的视线;能让文学的号角,如和煦的春风一样,虽然只轻轻撩起你的衣角,却能把鲜活的气息弥漫于全身。

于是,我几经周折,几番努力,《岗尖梅朵》这份藏文刊物于1989年8月份,沐浴着八百里瀚海的春风,伴随着柴达木文艺的鼓点,在激情夏日与浪漫秋色交融之时,含着墨香,栉风沐雨,破土而出,成为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开启了一扇展示高原、描写雪域、记载历史、承载时代、见证变迁、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窗口。

起初,《岗尖梅朵》是个综合性的内部季刊,1990年被国家新闻总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2000年10月份,为突出刊物特色,《岗尖梅朵》将由原来的综合性文学刊物改版为诗刊。

从此,《岗尖梅朵》便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藏文诗刊,填补了全国没有藏文诗刊的空白,这真是一件前所未有、令人慨然的伟业,也是柴达木文艺界的一大传世之作!

回首《岗尖梅朵》刊物的成长过程,往事历历在目,就像一帧泛黄退色的老照片,记录着从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从螨跚学步的孩童到玉树临风的少年,从而立之年的小伙子到风度翩翩的青壮年;记录着从稚嫩走向成熟,从高原走向内地,从青海走向全国;记录着曾经的欢乐与艰难,喜悦与苦恼,忧虑与困惑,理想与渴望,汗水与收获……

《岗尖梅朵》是展示藏文文学创作的重要园地,她有一种胸怀,就是培养文学新人;她有一种境界,就是追求艺术高峰;她有一种目标,就是繁荣文学创作。

于是,从创刊伊始,一代又一代编辑人员,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弘扬柴达木民族文艺为已任,以传承时代精神为担当,始终坚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办刊宗旨,描摹底层生活,叙述悲欢人生,揭示生活哲理,解读人生百态;团结了一批又一批省内外文艺工作者,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省内外文艺新人,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有份量、有深度的优秀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姿态,为柴达木乃至青海的文艺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结出了累累硕果,值得可喜可贺!

回首过去,感慨万千。三十年来,《岗尖梅朵》为广大的藏文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妙笔生花、各显其才”的一块阵地,真如她的名字一样秀美、清新、香甜,滋润着青海藏文文学事业的一方沃土,故而使许多藏族作家和诗人,提起手中的妙笔,书写追求,描写精彩,展示才华,在《岗尖梅朵》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开始走上了全国的文坛领地。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也只能是一种鞭策。三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已是而立之年,但对于一份刊物来说,这也许仅仅是一个开端。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火炬,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载体,在一个地区,它又是这个地区的文化地标和品格象征。《岗尖梅朵》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家园,无论春华秋实、夏荣冬枯,都承载着我们的梦想;藏文文学创作的每一步前进的脚步,每一个可喜的变化,都能在《岗尖梅朵》这块园地里留下鲜明的印记,虽不能复制所有成果,但也能捕捉到每一朵浪花所折射出的彩虹。

忆过去,《岗尖梅朵》以昂扬的精神和鲜明的个性,走出了大山,走进了新时代,走向了全省乃至全国,走出了一条求美之路,创新之路,发展之路;对未来,我们衷心祝愿《岗尖梅朵》秉持宗旨,坚守情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高原之上,再登高峰!

如今,《岗尖梅朵》刊物在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藏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作为《岗尖梅朵》藏文诗刊的创刊人,感到无比荣光,在莫大的欣慰之余,便又欣然命笔,特为《岗尖梅朵》创作了一首三十一岁的生日赞歌,以表我浅浅的情怀:

《岗尖梅朵 》汉语 李秀琴 演唱


《 岗 尖 梅 朵 》

作词:诺日仁青

作曲:诺日仁青

演唱:李秀琴 

后期:义西生格


你是高原的一缕清风,

轻轻地佛在前行的路上,

为跋涉者伴奏鼓劲的乐曲,

为攀登者放飞追逐的梦想。


啊,岗尖梅朵,

你是远古的嘱托。

啊,岗尖梅朵,

你是雪域的誓言。


你是草原的一滴清水,

静静地滴在心灵的窗前,

为追求者照射太阳的光芒,

为奋斗者开启理想的城门。


啊,岗尖梅朵,

你是天边的牧歌。

啊,岗尖梅朵,

你是精神的摇篮。

编辑 : 仁增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