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

都兰热水血渭1号吐蕃大墓殡葬民俗文化考察

来源 : 《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年第6期)    作者 : ​三木才 刘树军    发布时间 : 2020-06-04
字体 :

2000年4月和8月,借省考古研究所清理被盗损中小古墓之机,我们对海西州都兰县热水境内 的血渭(ཤེའུ) 1号吐蕃古墓(以下简称都兰1号墓)进行了以研究殡葬的民俗文化为目的田野考察。对都兰1号墓进行力所能及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对比,试图在墓的结构、形制、周边环境、殡葬仪轨、 殉葬种类及品位等迹象中,寻找规律,探讨诸多遗迹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和宗教隐喻。我们在对其进 行田野考察后,总的感受是,都兰血渭1号墓所含的久远年代的文化信息是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 的。我们初步认为,与松赞干布(སྲོང་བཙན་སྒམ་པོ)等目前基本考证的西藏九座吐蕃藏王墓相比较,都 兰血渭1号墓规模最大,祭坛最宏伟,形制最独特。墓室规格最高,文化信息最集中,仅就其殡葬文 化层而言,它显明地体现出当年的殡葬仪轨中,主持者们认真地模拟吐蕃土著宗教苯教《十万龙经》 的有关殡葬起源的苯教神话或传说作为现实殡葬的蓝本的某些非常典型的文化范例痕迹。甚至某些 殉葬品当年是如何在殡葬仪轨中按照苯教教义的要求,扮演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文化角色的实事。从殡葬的民俗文化方面考察,我们认为,都兰血渭1号墓的文化系统属于吐蕃苯教。起码来说,苯教 文化品位占绝对优势。作为爱好者,笔者从民俗文化方面着手,搜集相关资料,予以某些论证。其 初衷为史学家、考古学家抛砖引玉。此考察记难免有许多缺点和失误,恳请批评指正。

一  古墓状貌扫描

    都兰热水血渭山1号吐蕃墓(以下简称“1号墓”)坐落在血渭山脚,墓前濒察汗乌苏河,地理 位置东经36。10'67",北纬98X7Y9",海拔高程3436. 62米。

    墓址依缓冲的血渭山左山坡流线性山嘴而建,依山面河,坐北朝南,偏西南5°左右,墓占地面 积为10240平方米,垂直高度27. 8米(其中包括墓顶一座4. 5米高的原封土残丘),墓底封土南壁长 155米,北壁长100米,东壁宽82米,西壁宽80米,墓顶封土(平台-总面积3580平方米;东沿宽 45米,西沿宽40米,南沿长75米,北沿长80米。墓底大顶小,顶、底基本形制为近似梯形,封土 堆高大,以土、砂、小石块混合夯打而成。墓顶平台中央偏东处有近似于等腰梯形石砌墙一座,墙 中央建有“十”字形石砌墓圹的墓室一座。依次由外向内分述,则石砌围墙墙体高2米,其中,石砌墙的形制,由墙基向墙顶可分为底墙、中层、顶墙三个组成部分,底墙砌高1米,中层木椽摆置高 10厘米,顶墙砌高90厘米。等腰梯形石砌墙面积1730平方米,可分东西南北四面墙体,东墙长41 米,西墙长39米,南墙长55米,北墙长36米。位居石砌墙中央的石砌墓圹的形制为“十”字形建 筑物,“十”字东西走向“一”长17. 6米。南北走向“ | ”长20. 3米,“十”字的交叉中央方形石 砌主室圹约有15平方米,外带回廊。东西南北四个“耳室”宽约2. 8米,耳室边尚有“副室”。墓 室石砌圹墙壁形制为上、中、下三层石砌壁,其中间两层木椽排列,等腰梯形石砌墙与中央石砌 “十”字形墓圹之间周边为填充的土砂封土堆,表面平坦。

    1号墓南面前下方的平地有一处大型祭坛,占地面积约2960平方米,其中有线形祭祀沟5条。沿东西走向,呈南北排列,坑沿排列石块。每条祭祀沟长47米,宽2米,沟与沟间距平均为4. 5米。5条祭祀沟的东西尽头建有南北排列的石砌圆形祭祀坑。祭祀沟西尽头的圆形祭祀坑共13座。排列 次序为由南朝北;一座母祭祀坑奇居南头,六对子祭祀坑两两并排,起始于母祭祀坑,由南向北;祭祀沟东尽头的圆形祭祀坑共14座。排列次序为由北朝南,一座母祭祀坑奇居北头,六对零一个子 祭祀坑两两并排,起始于母祭祀坑,由北向南。石砌圆形祭祀坑平均直径为1.6米左右,坑与坑间距 为3米左右,排列长度,东西两边均为35米。

   1号墓顶部由于国民党时期盗掘,大量的封堆土沙倾倒墓顶西南及西侧,导致墓西壁在原有的封 土基础上向外增宽,封土堆外隆。西南墓角破坏成一个较大弧形凹面。由此,测量数据显示墓南沿 长75米,北沿长80米的“反梯形”形制。同时,由于盲目试掘寻找墓门,墓背与山体相接处挖掘 出一条东西走向的深沟。破坏了墓北原有的依山布局,造成墓的形制“后高前低”的人为局面。现 今的墓北呈垂直断崖崖壁状,垂直高度约有30~40米左右,墓顶的北面石砌墙悬空于绝壁边缘。

  1号墓的顶、底、前后左右的基本形制是梯形。1号墓平顶梯形石砌墙东面,紧挨东墙与东平台 之间,垒筑有另一圈呈南北走向、与东墙并行、但不等长等宽的长方形石砌墙,墙体中无木椽排列。与东墙并行长度占东墙长度的1/2强。此墙与平台封土堆平行等高,与梯形石砌墙形成2~3米的落 差,我们暂且称它为“厢墙”。“厢墙”内又有一条贴地隔墙,将“厢墙”横隔成两格(南北格), 北格中又隔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墙。总体格局呈“口”字紧挨“曰”字状,它与主体的等腰梯形石 砌墙在整个布局中浑然一体,落差中显示紧凑。

    1号墓西南角,在墓底部封土边缘,有数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点缀性的圆形小石圈,由于封土堆中 的石头下落堆积,与圆形石圈混合,除少数石圈外,其余辨认比较困难。有迹象表明,它们是沿墓 底边沿排列的。或许,在完整时期,墓的边沿都存在这种石圈,现存石圈直径约为0.5米左右。

二  苯教文化信息拾零

    吐蕃时期苯教的殡葬仪轨非常复杂,我们无法列举大量的有关程序和规则方面的内容。据有关 专业人员介绍,都兰1号墓周边大约有60余座中小墓群,目前已被清理的墓中多有马、牛、羊等殉 葬动物的骨殖。在1号墓正前方的祭坛中的27座圆形祭祀坑和5条线形祭祀沟中,殉葬品为牛头、 牛蹄者13座,殉完整狗12只,线形祭祀沟里殉完整马87匹、羊120只、牛80头等。这些殉葬动物无一例外地印证了都兰1号墓的殡葬文化的原型是吐蕃王国时期的土著宗教——苯教殡葬文化。都兰 1号墓的殡葬文化源自苯教《十万龙经》殡葬仪轨。首先是羊(山羊、绵羊),被苯教视为通向死亡 之路的圣者和导亡灵者,它作为死者的赎身金。按照仪轨程序,它们在用来祭祀时,通常先屠宰然 后切碎,作为烧毁的供品,此外,苯教把绵羊描述成是用多种宝贵材料做成的。他们赞美绵羊,把 它提高到神话的地位。另一类重要的动物主要是由马匹代表的。但也有牦牛,混血奶牛(མཛོ་མོ)。苯教供品中,作为法术所需要的动物,除马、黑白绵羊、黑白牦牛外,狗也是重要的动物,特别 是母狗。在祭祀过程中,主要用这些动物的骨骼、肉、内脏、蹄爪、血、胆汁、脂肪。又如:现 出鹅作为陪葬品的现象,是因为苯教在殡葬时,视鹅为“念鸟”གཉན་བྱ།),称它为念苯唐唐杰凯(གཉན་བོན་ཐང་ཐང་གྱེར་མཁས)。它的殉葬与其他鸡、鸽等飞禽陪葬不同。牛、羊、马、狗等被誉为死者 的“亲属”、“亲近者”和“心爱的朋友”。之所以殉葬这些动物,是因为它们有“勇气”,或者它们 的道德品质是陪同死者前往冥地所必需的。

   1号墓祭坛中体现了苯教“九”文化和“十三”文化。“九”这个数字在苯教仪轨中与地界、天 界及教义有关。地界被认为从里到外共有九层(九重天),天界最初有九层,后来扩展为十三层。“十三”是苯教中的另一个吉祥数字。苯教的教义也被划分为不同的九乘(《九乘经论》)。在苯教, 有以“九”个为一组的人,如九位天神,九位色(གསེས)、九位王子、九位铁匠、九位父亲、九位苯 教徒;苯教有《苯教九乘》(བོན་གྱི་ཐེག་པ་དགུ་བ)土地神有“九宫”居地,山神有“世界形成之九 神”;吐蕃王国向本命神进献供品也讲究“九驮”什么什么东西。吐蕃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གཉའ་ཁྲི་བཙན་པོ) 从天登“九阶天梯”下凡吐蕃疆域等等。“九”不仅表示一种整体概念,也表示藏 民族的宇宙观。都兰1号墓的祭坛两边的圆形祭祀坑(一组13、一组14)。体现了“九乘”文化底 蕴,即9x3 =27。同时针对1号墓周边的某些特定的山、水,充分提示了祭祀“念(གཉན)”、“鲁(北)”、“拉(冬)”的苯教崇拜自然物体的文化原型。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原型之一是祭坛 两边的圆形祭祀坑。墓右13座,墓左14座。“13” 体现了苯教“十三”信仰,它的主题思想是 “念”,对墓周边的山的崇拜。“14” 是相对于“13” 的差异数来提示对水的崇拜,主题思想是 “鲁”,对墓前方的河流的崇拜。同时,“九”又是由“十三”派生的,即苯教的天、地、教义都包 含在苯神“十三念神”(གཉན་པོ་མགུར་ལྷ་བཅུ་གསུམ)之中。如苯教山神沃德巩甲(འོ་དེ་གུང་རྒྱལ)是八位山神的父亲,八位山神和沃德巩甲合起来就是“世界形成之九神”。苯教认为冈底斯山是吐 蕃土著十三神的居地。通常称作“十三念神”,他们是由“世界形成之九神”外加(ཇོ་བོ་མཆིམས་ལྷ། ཇོ་བོ་ནག་སུམ། ཇོ་བོ་གཡའ་སྤང་།ཇོ་བོ་ལྷ་བཅུས)四位神灵组成,他们都与死亡和灵魂有关。所以 也叫本命十三尊。实际上他们都是些山脉。“世界形成之九神”也称作吐蕃君主本命神,这是由于它 们曾经保护过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热巴津(རལ་བ་ཅན)三大王家先祖世系。可以把山神们看作是依 附于赞普们身体的神。因此,本命神可看作是山神,这些神附于他们的身体上,就能使他们得到保 护和确保他们生存。但当本命神“拋弃他们的生命”时,便会导致受保护的人死亡。吐蕃王国的许 多藏王与贵族级的墓都依山面河,头山脚河。这种殡葬习俗与中原风水的“青龙”、“朱雀”有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吐蕃的殡葬崇拜“念”、“鲁”,基于这种观念,才产生了王家的殡仪要在山上或靠 山依河地方举行的习俗。都兰1号墓及其周边的墓都遵循了这一传统定俗。因为在苯教看来,山水是 生命本原的所在地。这与中国传统的“堪舆术”、“相地术”、“阴阳术”以及晋郭氏的《葬书》中的 道学风水有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

    苯教崇尚九层天,认为在九层天之上,死去的人应与绵羊、马匹等牲畜同时在“上部翻越山口” (似指灵魂超度),在“下部涉过渡口”(似指中阴境界)。他们共同吃冬夏常青的草(隐喻生命和永 生)。“在喜地和喜山,有死亡之草和死亡之水,‘宠马’跟随仪轨绵羊与人共同翻越山口渡口,他们 来到了死域坟墓,那里的草冬天如夏天一样嫩绿,水新鲜清洁,人与绵羊婚合,他们在那里共同居 住”。苯教举行殡葬仪轨时,还要提示殉葬的马匹和绵羊等牲畜。嘱咐它们:在死人之域坟墓,你将 会找到冬天和夏天一样绿的稻草。在死人之乡,大家把酒斟在海螺汤匙中。在死人之墓地,有一眼 专为死者品尝的泉水,其水比美酒更为甘美;“不要以你的带丝(རྣ་ཚར)的耳朵远听,不要以你的猎 眼向远方看”。“在无路可通的地方寻一条路(指马匹)”。要求绵羊以犄角挑穿岩石。“在死者之地 坟墓,无论是生死的牲畜还是生死的人,二者是主仆”。“仪轨中使用的绵羊,你是无父者之父,无 母者之母,愿人由你而获生……愿人由你而赎命”。在殡葬仪轨中,绵羊作为时光的把握者进行殉 葬。如灵魂在中阴要渡过的所谓“七个山口”的阶段中,渡过每一个“山口”时,举行仪轨的绵羊 的三次哀叫声以及在这“有利的时光”、“人和马便钻了进去”。在殉葬过程中,认为殉葬的马匹运用 了“山口的勇气和渡口的宏量”,死者得以享受。在举行死者赎身仪轨的具体墓地,苯教巫师们还会 举行肖像仪轨。据传,都兰1号墓中曾经发现八个木制人头俑像。这想必是“肖像仪轨”的种类之 一,是在当初召回灵魂或生命的仪轨过程中制造的。习俗上这种仪轨是在三个早上、三个白天和三 个晚上,负责生命之本质的苯教徒极力恢复生命(招魂),然后把“灵魂之舍”和“肖像之舍”置 于死者身体之上,将长青草置于肖像中之后,开始建造灵魂城堡(墓)。风水的选择,自然是依山面 水,头山脚水。墓所依偎的大山和河水、平原等必须具备苯教仪轨的某些特定条件。

      都兰 1号墓的墓 址选择具备这种风水特定条件。其具体体现为:

( 一)山沟有满山的长青草,灵魂之山。当为1号墓背的山沟及垭豁中央的孤峰。

( 二)大平原之长青草,灵魂之平原。当为墓前方的察汗乌苏河岸草原。

( 三)山谷中之长青草,灵魂之山谷。当为1号墓背的血渭山谷。其次,墓顶象征对着山谷上 部,墓门象征对着河流,这是对死亡的中阴境界而言。对此,苯教仪轨认为“有山口的勇气和渡口 的宏量”的灵魂,如同游鱼渡河,进入墓门,又像飞鸟一样从墓顶飞出(中阴得度)。“山谷上部的 高级灵魂如同飞鸟一样共有十三只,山谷下部的低级灵魂如同游鱼一样共有十二条”。这是隐喻亡灵 及其枸葬宠物能或者不能灵魂得度。现实殡葬仪轨中选择的墓址依山面水,头山脚水的丧葬文化风 俗,主要预示了灵魂必须经过的“渡口”和“山口”。都兰1号墓周边的中小墓葬群,是以“位于天 与地的交界处”的“人之子”的大墓为中心,区别开了一种所谓的“高级灵魂”与“低级灵魂”的 殡葬形制。按照吐蕃时期的苯教殡葬仪轨,山的阳坡和阴坡的墓葬是以男女之间的对立相联系的。但与道教的“阴阳”不同的是男阴女阳。山的上部与下部、坡的阴面与阳面、山与河等等,都是以 双重结构联系的,埋葬者于其中占据一个位置。以飞鸟和游鱼的对立以及12和13中的差异作为代表,隐喻一种性别或亲属的对立,父与母或男与女的差别。由此,可以认为,都兰1号墓周边的中小 墓群的个别墓中出现鱼骨殖,鹅等飞禽骨殖也是遵循一定的仪轨文化原理的,而并非死者生前喜欢 吃这些动物,因此而加以陪葬。在墓的形制和分布方面,吐蕃时期的墓的结构有方形、长方形、梯 形等。这类墓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圆丘形墓一般都比较小。圆形墓一般环绕在方形、梯形、长方形 大墓的周围,都兰1号墓及周边的近百座中小型墓群的分布符合这种规律。一般而言,方形墓与圆丘 形墓之间的形制差异,揭示墓主等级高低或时代早晚的区别。

三 都兰1号墓的形制特点与风水释义

    都兰1号墓的墓址选择在东西走向的血渭(ཤི་བེམ་བམ། ཤེའུ)山下,以血渭山脉为墓依,紧挨血渭山 南的山关沟尾偏左缓冲性山坡。整座墓背对山沟的洪积扇,并居高临下,前朝开阔的察汗乌苏河北岸。从大墓坐落的方位看前方,视野非常开阔,具有吐蕃藏王墓的一般特征。它的墓址选择及周边风水与 西藏琼结县(འཕྱོངས་རྒྱས)乃东县(སྣེ་གདོང)境内的众多吐蕃藏王墓的选址特征如出一辙。

   都兰1号墓的封土堆以土砂夯打为主,内夹石砌墙,墙中央再砌石砌墓圹,墓圹与围墙之间进行 封土。石砌墙体中夹柏木木椽。这些形制与西藏琼结、乃东、扎嚢(གྲྭ་ནང)县境的吐蕃时期的藏王 及贵族一类的大型墓极为相似。尤其西藏扎嚢县斯孔(གསེར་ཁུངས)村古墓葬群中的大型墓的封土形 制完全相同。

    都兰1号墓在风水原型方面,具有三大特征:其一,墓的依山(རྒྱབ་རི),墓背对血渭山沟,沟脑 极顶处呈垭豁状,垭豁正中有孤峰,它与墓对峙,处在一条水平视线位置上,这座具有“山口”和 “独山”双重特征的山,不仅是苯教殡葬仪轨选择的“灵魂之山谷”、“灵魂之山”,而且也是崇拜意 义上的“念山”(གཉན་རི)。对入葬的墓主及其殉葬动物而言,它象征着灵魂的“山口”。其二,墓本 身,以及墓顶封土平台上的1730平方米的近似等腰梯形的巨大的石砌围墙,尤其是石砌墙中央的曼 荼罗(མཎཌལ)坛场模拟墓圹及“墓室”。它们不仅仅是墓主的灵位所在地,更深的宗教教义上,它 们隐喻着一种宇宙观。展示了“天与地交界处”这样一种苯教的观念。其三,墓前方的巨型祭坛。祭坛由27座圆形祭祀坑,5条线形祭祀坑竖列横排而组成。它们的布局结构是5条线形祭祀坑东西 走向,南北横排。线形祭祀的东西两端,27座圆形祭祀坑分成东头和西头两组,东面14座,西面13 座。东面的圆形祭祀坑从北到南两两排列(不对称),母祭祀坑居北端;西面的圆形祭祀坑由南至北 两两排列,其中,母祭祀坑居南端,余6对子祭祀坑由南朝北偶排。都兰1号墓的圆形祭祀坑与西藏 扎嚢县境内都古山(རྡོ་སྐུ་རེའི་མཆོད་ད་གདུང)墓葬的圆形祭祀坑一脉相承。都古山圆形祭祀坑亦位于墓 前下方,两座祭祀坑南北并排,两坑口沿间距0.7米,其形制均为圆筒竖穴,口小腹大,底部收缩, 兽骨集中子坑底。笔者认为,都兰1号墓祭坛中的5条线形祭祀坑的风水原型是苯教殡葬仪轨中的 “五供”,即为“五条路上的地神奉献供品”的祭祀主题思想的象征。而线形祭祀坑左右两边的圆莆 祭祀坑的主要祭供对象是:右边(西边)的13座是针对墓北的山,左边(东边-的14座是针对墓 前的河(察汗乌苏)而祭供的。总括起来从墓背的山,到墓顶的曼荼罗模拟“墓室”,以及墓前下方的巨型祭坛,在苯教殡葬仪轨的文化底蕴中,三者的象征旨在展示“念山”(གཉན་རི),天神或宇宙(གནམ་ལྷ) “鲁曲”(ཀླུ་ཆུ)河与墓主的和谐。其中充满对天、地、水的敬畏与崇拜意识。具有吐蕃时 期苯教《十万龙经》的殡葬仪轨的模拟痕迹。同时,这一典型的风水流变,体现了吐蕃王朝的苯教 宇宙精神。其次,墓本身的形制,完全体现了吐蕃时期藏王墓的形制特征。吐蕃藏王墓的一个共同特征之一是,墓的平面呈方形或梯形,底大顶/J、,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后背沟尾或山脚,前朝沟口 或朝山。都兰1号墓完全具备以上特征。这一类型也是西藏琼结县、扎囊县等境内的吐蕃时期的藏王 墓的基本特征。以西藏琼结县境内的数十座已被基本考证了的藏王墓的封土基本结构为例,他们的 共同特点是封土结构讲究,封土堆以土沙夯打为主,内夹石砌墙为辅。都兰1号墓具备这种特征。都 兰1号墓封土堆建立在较平缓的山麓的坡脚下,封土堆高大雄壮。墓的规模为到目前为止已被基本考 古证实的松赞干布墓等吐蕃时期九座藏王墓之首(比较表1 -。封土顶已被盗掘的墓室形制与松赞干 布墓室相似,殡葬规格不逊于松赞干布。都兰1号墓和其他藏王墓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地势的自 然高度为雄。其结构特点是,用土砂夯打,内夹石砌墙。同时,石砌墙体中夹柏木木椽,这也是西藏 琼结县境内的许多藏王墓的共同特征之一。

     其作用是加固封土堆的结构。都兰1号墓封土的基本结构是封土一石砌墙一封土一石砌圹墓室一 封顶一封土。由外到内可分为(墓的形制)封土,封土顶石砌墙,墙内封土,石砌圹墓室。它们的 作用是防止墓室周边的封土被风雨剥蚀和流失,或人为损盗墓室,而内砌石圹则完全是为了保护棺 室。两墙之间灌以土砂封闭,使之成为整体墓顶的组成部分。都兰1号墓的石砌墙及石砌墓圹的形制 非常独特,规模宏大,超过任何其他目前已被考证的藏王墓(比较表2)。都兰1号墓的等腰梯形石 砌墓圹墙体中间一个紧挨一个的柏木木椽排列与西藏琼结县境内的著名青瓦大孜(ཕྱིང་བ་སྟག་རྩེ་རི་བོ) 山顶的吐蕃古墓(金城公主之墓),以及拉龙沟墓群(ལྷ་ལུང་བང་སོ)的结构形制极为相似,这种结构 的大型墓,被考古工作者认为是吐蕃时期藏王墓的特点之一。

表1藏王墓及都兰1号墓规模比较表

人物名称

墓高(米)

边长(米)

宽(米)

总面2(平方米)

形制

松赞干布

13.4

100

10.0

正方平顶

芒松芒赞

15

126

18496

正方平顶

赤都松芒杰

8.9

90

8100

正方平顶

赤德祖赞

13

99

正方平顶

牟尼赞普

12.25

75

正方平顶

赤德松赞

11

81

正方平顶

赤祖德赞

4.7

87

54

梯形平顶

赤松德赞

147

180

正方平顶

朗达玛

4.3

39

都兰1号墓

27.8

155

80

10240

梯形平顶

表2藏王墓封土堆夹石砌墙比较表

人物名称

墓高(米)

边长(米)

宽(米)

总面2(平方米)

形制

松赞干布

13.4

100

10.0

正方平顶

芒松芒赞

15

126

18496

正方平顶

赤都松芒杰

8.9

90

8100

正方平顶

赤德祖赞

13

99

正方平顶

牟尼赞普

12.25

75

正方平顶

赤德松赞

11

81

正方平顶

赤祖德赞

4.7

87

54

梯形平顶

赤松德赞

147

180

正方平顶

朗达玛

4.3

39

都兰1号墓

27.8

155

80

10240

梯形平顶

 从都兰1号墓形制、规格、规模、特征等方面考察,墓主不可能是吐蕃大论一级的贵族,只能是 吐蕃藏王一级的人物,某些从墓室中挖掘的藏文石碑提示,1号墓及察汗乌苏河南面的其他大墓,有 可能建造于公元700 ~704年前后藏王赤都松赞及其王后琛氏(མཆིམས་ཟ)统治时期。

四  曼荼罗(མཎྜལ)模拟“墓室”的文化含义

   都兰1号墓封土堆顶的近似等腰梯形的石砌墙以及中央的曼荼罗模拟形制的“墓室”,在吐蕃殡 葬文化含义中,它具有以下意义:

( 一)它的实际作用,即保护和加固主墓周边的封土堆。

( 二)它的殡葬定位意义。可以将等腰梯形墙看作影壁,它将墓室的前后左右分开,将墓室围起 来,起了将封土冢影遮盖和掩照的作用。

( 三)灵位的标志意义。以石砌墙围拢石砌圹墓室,体现了特殊人物的灵位之地的标志。

( 四)曼荼罗的特殊意义。曼荼罗坛场中心划分为九格。《国王遗教》中说:“藏王墓内九格;中央置赞普尸体,涂以金,墓内装满财宝。”其中所谓“九格”即指曼荼罗坛场形制的墓室的中 心。九室墓是吐蕃殡葬中最高的殡葬规格。都兰1号墓的石砌室形制是最典型的曼荼罗坛场模拟 形制的建筑,但墓室中央破坏严重,无法分辨是否设过“九格”。仅曼荼罗坛场模拟墓室这一迹 象,足以证明墓主的身份是藏王级的,这是许多吐蕃奴隶主贵族墓与藏王墓的等级形制所区分了 的实事,应该说是没争议的。墓在吐蕃时期的苯教中还称之为“四角八绳”。我们如今的帐篷也属 于“四角八绳”。这是古代吐蕃时期苯教的宇宙观。都兰1号墓顶已被盗掘,墓室的形制显而易见 是根据宇宙完美体现的曼荼罗这一主要概念的兴起及其“四角之洞主”居室理想化有关。在“四角”的墓顶内以建筑矩形石砌墙及曼荼罗坛场的墓室是表示空间的隐喻,是吐蕃人宇宙模式观点 的特征。那么,问题就在于“四方宇宙”模式如何以其最早变化了的形态,体现于具有上千年历 史的都兰1号墓中出自于苯教巫师们之手曼荼罗的文化原型,国外藏学研究专家认为很可能产生 于西藏。更确切地说,这是和西藏西部地区的巨石建筑相联系的,认为西藏的巨石文化同“苯” (བོན)的早期发展有关。7~9世纪,苯教九乘中的最高乘(大圆满等)已经存在于吐蕃,同 时,低级的乘(仪轨和故事)也与苯教巫师们及其诸辛(གཤེན)共同存在。藏学研究专家图齐 认为古代近东(以及伊朗)的宇宙模式观念更为古老,它后来传到了印度,并且也许是通过 “苯”传到西藏。紧接着又在曼荼罗中加以理想化了。墓穴中隐喻宇宙观的饰物的文化现象,不 仅在吐蕃时期常见,而且在东帕米尔伊朗塞种文化中也有类似发现。苏联学者B. A列特文斯基 研究过东帕米尔属于伊朗(塞种)文化创造者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墓葬群落。他在一个墓穴中发 现了一个年代在公元前8~6世纪的纹饰铜牌,可与西藏苯教所用的法器相比较。这个帕米尔的 牌子使人联想起“苯”传统的所熟悉的反映北方香巴拉观念的图形,即各角连成对角线的内接方形。

   都兰1号墓顶的“墓室”的总体布局模拟了曼荼罗坛场的结构。符合藏学研究专家图齐所说 的“藏王墓常常属于十字架形的巨石建筑”这一类型。墓室文化形成了对世界结构的一种非常简 单的解释,它以相当数量的门普遍包括守护神等同心矩形建筑设计为基础。如陕西法门寺地宫的 曼荼罗布局。这是整个宇宙以及人体的象征性形象。如果石砌“墓室”的布局用横竖线或点简化 表示,则布局可示意为“十”或“::”,中心一点,四方四点,这部分代表着世界中心,也就是 出自空(它与纯洁的心相同)的五倍智力的表象。世间万物相互影响以及大世界小世界的统一标 志,墓室的东西南北四个耳室的门中应象征各有一位守护神,坛场的目的是揭示在一切众生与整 个世间中发生作用的秘密力的全图。它表达了存在之派生物的性质。墓室东南西北四个耳室的门 以及中央的“主室”,应该是五位苯教教法的智力表象象征。他们的名字根据建造“墓室”(坛 场)者的教派而定,不同教派者有不同的名字。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央的“主室”与东耳室的 智力表象变换位置或者相互发生变化。南耳室、西耳室、北耳室则不变。根据坛场的传统,四个 方位(门)的次序应为南一东一北一西。按照苯教坛场仪轨分析,都兰1号墓顶的墓室不应当是 殡葬躯体的墓室。据知情者介绍,当年在此墓室中掘出丝绸、牛羊肉、木制人头俑像等。中央的 “主室”应是金刚大力(大日如来)的位置。从“法”的角度讲,中央象征“清净法界智”。因 此,这一个“墓室”很可能是“灵魂之舍”与“肖像之舍”。

五  周边墓葬群落概况

    都兰1号墓所在墓群坐落于察汗乌苏河两岸,南北山脚下,大中小型古墓分布很广。在1号墓周 边也有60余座中小型墓葬群。盗扰残损非常普遍。大部分封土外观为圆丘状。圆丘状墓封土结构较 为紧密,土质多为沙砾土,有些封土深处有檀木。许多墓室有石砌边圹,有的墓圹为长方形、梯形、方形灰黑色砖。还有以泥球作为墓室外圹的墓。

  独具风格的几种墓室是:

(一) “回”字形墓室。主墓室边圹为石砌墙结构,呈方形,有墓门和龛门。门框为柏木。主墓 室外边再框以宽厚的碎石砌圹,高约0.5米,宽约1米余,其上一层一层用10厘米左右的泥球垒筑 十多层。总体布局呈“回”字,其上为封土堆。

(二) 柏木墓框“回”字墓室。主墓室四边为少量石头砌成四壁。墓室底部为黏土层,石砌墓壁 口尚置柏木,高约0.5〜0.6米左右。柏木木框上面是2米高的纯黄土层,土层上部是1米左右高度 的石砌圹墓。主墓圹外围是另一层石砌墙,石砌墙与墓室之间有纯黄土封土堆,总体布局呈 “回” 字。

(三) 台层式“回”字墓。主墓室为长方形,墓口沿砌石2〜3层。墓室口沿留有土台层,宽约 0.5米左右。其外围筑以圹壁,高约1米左右、土圹壁之上再砌高约1米左右的石墙,其上封土。总 体布局呈“回”字。

( 四)其他。有的墓室的结构为五六层粗细相等的柏木前后左右交叉垒置而成的墓圹。有的无墓 底垫置的棺墓,外围石砌墓圹。有的用经过粗加工的柏木交叉垒置成墓圹,无墓底垫置的棺墓。有 柏木为棺壁,木板为棺底的棺墓。

  我们对都兰1号墓周边的20余座已被考古研究所清理的中小墓群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观察, 未能系统考察和分析对比研究。这些墓群中有清理出的马、羊、山羊等家畜的骨殖,同时,也有 鱼、鹅等动物的骨殖发现。有些墓的石砌边圹石头上有清晰可辨的血斑遗迹。据说有些墓周围 灌有白土。许多墓中陪葬有桃核儿。还有一些墓中发现木炭等等。其中一条木简上写有(རྒྱལ་གྱྀ་ཕོ་བྲང་པ་གཉན་སྟན་རྩལ)字样。

  根据史料分析,年丹赞(གཉན་སྟན་རྩལ)者有可能是位勇士。吐蕃王朝制订的告身制度中,特别 规定的大告身等级中作战勇敢的勇士授阳虎皮肩章,在姓或名之前冠以“虎”字。木简上的人名, 不一定是墓主(死者)的名字,有可能是一位签字者的姓名。据有关专家统计,都兰墓群所出丝 绸中有残片350余件,不重复图案的品种达130余种,其中112种为中原汉地织造。其间北朝晚 期至初唐时期流行的丝绸数量较多。而这一时期的柴达木盆地被认为尚在吐谷浑国的有效控制下。据此有人认为,“丝绸持有者只能是吐谷浑人”。笔者不敢苟同这一观点,商品的流行年代 与制造年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隋唐时期流行的商品不一定非要局限于该时期,更不一定非某 一区域的民族莫属。照上述逻辑推理,与隋唐丝织品一起出土的吐蕃时期的藏文字就更不好解 释了。至于墓周用白土灌注的迹象,证明被殡葬者是位死在疆场上的人。墓室中的木炭,与苯 教举行的类似“燎燔”的祭祀活动有关,对祭品进行焚烧所致。至于陪葬鱼和鹅等动物的现象, 其民俗文化原型在苯教殡葬仪轨的起源故事及教义中揭示得很清楚。另外,1号墓顶的石砌墓室 靠南处,紧挨墓的南缘与墓室之间,有一座4. 5米高的尖顶三角形封土堆,我们暂且称它为 “封土残丘”。它与曼荼罗形制的模拟石砌墓室相对应,甚至墓室的“十”字结构的一部分尚在 它的底部。有的人认为,它是1949年前马步芳军队盗墓时挖掘剩下的原来的整个墓顶的残余。它的高度就是墓的原高度。根据我们考察,认为这个残丘并不是马步芳军队盗墓前的整个墓顶的高度。它原来的大小很可能与墓室的面积等同,即它位于现在的梯形墙中央,作为墓室的独 立封土堆存在。马步芳军队盗墓时,挖掉了它的大部分。吐蕃时期的大型墓的墓顶往往有形似 小山的封土堆。称之为“地” (དེའུ་འབུར)如果不是挖掘所余的封土残丘的话,它很可能是 “地”这种类型。

编辑 : 仁增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