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语言康复机投入教学使用

来源:拉萨晚报  作者:齐永昌    发布日期:2013-09-11  编辑:仁增才让


市特校老师表演节目庆祝教师节。摄影:齐永昌

    今后,在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下简为“市特校”)听到有孩子竖起大拇指喊“叔叔好、阿姨好”或将变为现实。9月9日,记者从市特校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现场了解到,近日,该校购置的5台语言康复机已经投入教学使用,聋哑班学生则新增了一门课程《个训》,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两名教师会对聋哑班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训练。

    教育好一个残疾孩子,就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创造了一个幸福家庭。

    在常人看来,让聋哑人开口说话是很难做到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但让每个聋哑孩子都能开口却是该校包括永增老师在内所有老师的共同梦想。盲生格桑多杰家在林芝地区,他母亲把他交给该校盲小班班主任永增时流着泪说:格桑多杰是全盲的,我最担心的是孩子能否自立,请老师多多帮助他。”永增为聋哑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铆足了劲儿,扯着嗓子开口学说话,只为发准一个常人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音节。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声带的振动,永增就让他们把手背放在她的喉咙上,挨个口对口、面对面地教,十遍、百遍,甚至千遍万遍地重复。嗓子哑了,喉咙肿了,耳膜也被他们的尖叫声震得又麻、又疼,但只要一想起格桑多杰家长殷切的嘱托,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受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永增说。

    据了解,自从担任盲小班的班主任以来,永增每天利用课余时间拉着他们的小手,教他们一些生活自立常识、如何掌握方向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细心调教,盲生格桑多杰自立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一天,永增想试探一下格桑多杰掌握方向的情况,牵着他走向教室期间,松开他的小手让他自己走,永增悄然站在前面不远处,一阵犹豫后,格桑多杰抬起头用鼻子深深地闻了一会儿,就直奔永增而去,永增紧紧地抱住他问:“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格桑多杰说:“我闻到了老师身上的气味。”说话时,格桑多杰的眼眶里却噙满了泪水。孩子们常说:“虽然我没有了翅膀,但我不能失去飞翔的梦想。”永增说,她想代表该校教师告诉孩子们:只要心存飞翔的梦想,老师就会努力给你们插上有力的翅膀,让你们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