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界通关手册
《西藏生死书》是在一个前提下写作的,就是轮回观。是在相信“人类有肉体之外的生命,死后依然存在,并且有知觉”的信念下,这本书才有意义。
这本书可以视同《西藏度亡经》(即《中阴闻教得度》)的解说。《度亡经》公认难解,除了内中充满宗教专有名词外,也由于它在谈论一个我们经验以外的世界。在那个领域中,疆界不是以空间或时间做区分的。亡者进入的这个境界里,时间是短暂到一弹指,又同时恒长到无限;空间是广袤到不可思议,又同时狭隘到不足方寸。写作者虽已将所谓的“中阴”过程规划成我们能了解的“七七”,但真正的死后世界要远比这复杂得多。
据说在从前,《度亡经》是只有僧侣才能看到,一般人无缘得见。这也许多少表示读这本书,需要特殊的学养。我个人觉得它有些像一本古体的”冥界通关手册”,过了这一关,就可以到达“冥界”—死亡之国。因为是古书,又是僧侣行法事的工具书,原也就没打算普及,所以诘屈聱牙乃属必然。而《西藏生死书》把它通俗化,不但用现代人能了解的字句做解说,还辅以符合现代思想观念的演绎。另也不乏一些“推广”辞句,告诉大家研究这本书,不但可以知道如何死,更可以启发人如何生。常人爱说“死”是一了百了,本书告诉你:死不但没法一了百了,死得不好,非但是丧失了解脱的“权益”,连下辈子也会过得不好。在”临终关怀”逐渐受到重视的现在,《西藏生死书》提供的是心灵层面的安慰。它笃定的告诉你:“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由于死后尚有生命,这本书就有点像新生入学手册。即将“入学”的人最好读一读。尚未“入学”的,也不妨提前开始学前教育。
人生过程,死是最严重的。“死后尚有生命”一向是人类的梦想和渴望,我相信所有的神仙与鬼魅的故事,都是因着这个意愿而被创造的。《西藏生死书》站在人的这种渴望上发挥,举出各种事实来证明死后的生命不是梦想。然而这也就像魏斯的《前世今生》一样,要先相信了,它所说的一切才有意义。由于人人都知道的原因,我们对死亡之国知道的比外太空还少。太空船出了大气,还有些照片、陨石带回来;但是没有人,即使那些声称死后复生的人,也从未有任何证物留作纪念。所有可以证明它“是”的,也同样可以反证它“非”。
但是人类的谜题不止死亡一项,不能因为我们在现有的学理上无法确认,就否定它的存在。我以为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其实不在相信死后另有人生,而是它提供了一个与死亡相亲的机会。如若我们可以因此学到安详的死,或许会懂得如何从容的生。
(摘自联合报〈读书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