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能觉论
作者:圣龙树菩萨造 发布日期:2012-12-25 编辑:仁增才让
班智达阿难陀及西藏译师名称慧译藏 任杰由藏译汉
顶礼童真妙吉祥
无过功德海,顶礼妙吉祥,
未觉真能觉,悯故我当作。
此分:他难、遮破、彼之所觉及法之真如。
问曰:云何名为他难?
曰:说有我,彼亦是常、遍、独一、作者和是受者。
对此中破云:谓何者是我?且蕴非我,因为蕴是生灭之有为法故。亦非离蕴是我,如离瓶有布,异体不可得故。亦非能依所依,如瓶中水或水中布。亦非如果与皮蕴之本性。亦非聚蕴是我,因为诸蕴有多种性故。亦非具蕴是我,如天授具【一】牛。
次有外论者言:若是无我,尔时于施等业果关系当成无意义了,如牛死当有角、尾、蹄等存在?
答曰:说喻且听!譬如月光之下,于绳执为是蛇而生恐惧,何时举灯见已,尔时知此是绳,此非是蛇,则能遣除虚构增益执。此摄补特伽罗无我。
又有说:且绳是有?
答曰:此者非绳,而是两股。股也无,是极微合聚故。微尘亦非有,因为由有方分之差别,若除去方之差别,于微尘亦见其差别,若以极微支分而观察后,则有如是彼分之微尘。
问曰:若尔,应当是无?
答曰:
既不是有法【二】,是谁之无法【三】,
谁知有无法【四】,名为法无我。
此中问曰:应如何观察生住灭?
答曰:于何物有而言有者名生,若无住、灭而许为生,尔时于兔角等之生谁能遮止?
间曰:应当是有?
若无生、灭,然由谁是住?!
有说:亦虽是灭。
答曰:彼不应理。
【五】如于何法无生、灭,于彼当成为灭法?然是同时生?
答曰:不尔,彼此相违故,如明与暗。
又有识师作如是说:识是有。
答曰:设若识是有,尔时应示识之自体,是一体亦或是多体。若是多体,则由多境差别各异故。若无一体,即无多体。彼识一体既不可得,随一义则不应有,因为从自生、他生、自他共生或从无因生皆不应理故。
又问曰:设若此等一切若无,何者是有?
答曰:
旋火轮变化,梦幻化水月,
空谷响回声,阳焰云雾同。
此中无少显,无少许所增,
亦无少安立,于真性见真,
见真即解脱。一切无所缘,
善显无缘法,慧者作无缘,
当生无缘法。
未觉能觉论善能显明二种无我。
【一】具:此字义藏文中有汉文中无,强译之,似与汉文“有”相当。
【二】有法:有为法。按藏文直译应为“有事”,今顺习故,译为“有法”。下同。
【三】无法:无为法。
【四】无法:无为法。
【五】此处略去“问曰”二字。
一九七八年二月译于北京中国佛协
顶礼童真妙吉祥
无过功德海,顶礼妙吉祥,
未觉真能觉,悯故我当作。
此分:他难、遮破、彼之所觉及法之真如。
问曰:云何名为他难?
曰:说有我,彼亦是常、遍、独一、作者和是受者。
对此中破云:谓何者是我?且蕴非我,因为蕴是生灭之有为法故。亦非离蕴是我,如离瓶有布,异体不可得故。亦非能依所依,如瓶中水或水中布。亦非如果与皮蕴之本性。亦非聚蕴是我,因为诸蕴有多种性故。亦非具蕴是我,如天授具【一】牛。
次有外论者言:若是无我,尔时于施等业果关系当成无意义了,如牛死当有角、尾、蹄等存在?
答曰:说喻且听!譬如月光之下,于绳执为是蛇而生恐惧,何时举灯见已,尔时知此是绳,此非是蛇,则能遣除虚构增益执。此摄补特伽罗无我。
又有说:且绳是有?
答曰:此者非绳,而是两股。股也无,是极微合聚故。微尘亦非有,因为由有方分之差别,若除去方之差别,于微尘亦见其差别,若以极微支分而观察后,则有如是彼分之微尘。
问曰:若尔,应当是无?
答曰:
既不是有法【二】,是谁之无法【三】,
谁知有无法【四】,名为法无我。
此中问曰:应如何观察生住灭?
答曰:于何物有而言有者名生,若无住、灭而许为生,尔时于兔角等之生谁能遮止?
间曰:应当是有?
若无生、灭,然由谁是住?!
有说:亦虽是灭。
答曰:彼不应理。
【五】如于何法无生、灭,于彼当成为灭法?然是同时生?
答曰:不尔,彼此相违故,如明与暗。
又有识师作如是说:识是有。
答曰:设若识是有,尔时应示识之自体,是一体亦或是多体。若是多体,则由多境差别各异故。若无一体,即无多体。彼识一体既不可得,随一义则不应有,因为从自生、他生、自他共生或从无因生皆不应理故。
又问曰:设若此等一切若无,何者是有?
答曰:
旋火轮变化,梦幻化水月,
空谷响回声,阳焰云雾同。
此中无少显,无少许所增,
亦无少安立,于真性见真,
见真即解脱。一切无所缘,
善显无缘法,慧者作无缘,
当生无缘法。
未觉能觉论善能显明二种无我。
【一】具:此字义藏文中有汉文中无,强译之,似与汉文“有”相当。
【二】有法:有为法。按藏文直译应为“有事”,今顺习故,译为“有法”。下同。
【三】无法:无为法。
【四】无法:无为法。
【五】此处略去“问曰”二字。
一九七八年二月译于北京中国佛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