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来自青海的三位普通牧民,拿起相机找到了答案。从雪域高原到电影殿堂,他们将“雪山之王”雪豹的珍贵画面搬上了大银幕,为国内外观众呈现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原真之美。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大峡谷位于澜沧江源头地区,生活着雪豹、金钱豹、猞猁、兔狲等猫科动物,也被称为“大猫谷”。牧民达杰、次丁和更求曲朋是昂赛乡人,家中世代放牧。他们身处澜沧江源头的广阔天地间,用相机记录下这里的四季和野生动物,尤其是雪豹的画面。
2023年2月,更求曲朋在寻找雪豹的踪迹。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2008年,达杰用挖虫草的收入到玉树州买了一台二手卡片相机,开始拍摄动物。此后,次丁和更求曲朋也陆续买了相机,“放牛的日子里,我可以用相机记录下一路上看见的美好的东西,风景、动物、花草,只要觉得好看我都拍。”更求曲朋说。
设备有限、不懂技术,光圈、感光度、快门如何组合,达杰三人只能自己摸索。“那时候周边懂摄影的人不多,我们也害怕乱调参数把相机给弄坏了,所以基本只会自动挡。”次丁告诉记者,“但就是喜欢拍,每次都要拍到存储卡满格、相机没电才肯罢休。”
2016年初,次丁上山拍照时,遇到一只受伤的雪豹,便和朋友将其救助回家,并向乡政府汇报了有关情况。不久,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听闻此事,也赶到了昂赛。看到次丁和达杰用简陋的卡片相机拍了不少雪豹的珍贵照片,奚志农极为羡慕,又感到遗憾:他们应该有更好的设备,去拍到更好的画面。
2020年7月,达杰在指导女儿拍摄雪豹。(受访对象供图)
于是,奚志农将达杰和次丁纳入了“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给他们配备器材、培训摄影技术。之后,因为拍到非常难得的雪豹求偶、交配全过程,更求曲朋也顺利加入,成为其中一员。
2020年8月,“我从江源来”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作品展上海站开幕,达杰三人的照片走出三江源,被更多人看到,收获一片赞誉。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在奚志农指导下,打造一部中国人自己拍摄的雪豹电影并非没有可能。
历经6年素材积累,今年8月,奚志农团队和三位牧民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正式上映,影片介绍中写道:“本片里有我们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到过的野生动物的生活,它们那么野性又灵动,在用尽全力绽放出璀璨的生命光芒。”
2021年,次丁(左)和奚志农正在摄影。(受访对象供图)
没人知道影片背后有着怎样的辛苦付出。雪豹就像一位“隐士”,对周边环境的感知非常敏锐,摄影师寻找雪豹的踪迹颇为不易。风霜雨雪、高寒缺氧,三位牧民摄影师常常一连外出十几天都无法发现雪豹。“没有人退缩,我们的目标就一个,要让全世界都能看到雪豹的电影。”更求曲朋说。
达杰告诉记者,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个片段是雪豹哺育幼崽的画面。2019年,摄影团队发现了雪豹和幼崽的洞穴,每个人都非常兴奋,为了不惊扰雪豹,大家在远处搭起帐篷轮流蹲守。雪豹“默许”了摄影师的存在,他们就这样拍了35天,留存下极其珍贵的画面。
11月4日,《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得知消息后,奚志农和达杰三人都非常激动。“影片的上映,可以说我们迈出了一小步,我也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能让更多的中国野生动物在中国的大银幕、在全球的大银幕被更多的人所看到,被全世界所看到。”奚志农说。
11月1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主持召开县委书记落实维稳责任制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把维护稳定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扛牢扛实县委书记维稳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推动青海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详情]
“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的一个典型缩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人类发展奇迹。... [详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在西藏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详情]
11月12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 [详情]
对于在西藏阿里陕西实验学校读五年级的益西群措来说,今年冬天格外“好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