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下旬的青藏高原寒气初袭,早晚温差越来越大。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西宁电务段驼峰信号工区工长张金玉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最近季节交替温差大,要多注意检查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他想起一条写一条,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会儿要给大伙通知的注意事项。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青藏高原即将进入冬季,进藏物资运量也随之增加,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货物列车抵达西宁东货场的驼峰编组场,不同方向的货物列车要通过驼峰减速器重新编组到同一方向后再出发进藏。
“驼峰减速器是确保每节货车精准停靠股道的关键设备,这个编组场上共有33台减速器、33台尾部停车器,就像钢琴上的琴键一样在11条股道上一字排开。”张金玉带领工友们每天守护着这一排排“钢轨琴键”,工区90后的职工们都戏称自己是“钢轨调音师”。
图为西宁电务段驼峰信号工区工长张金玉测试信号设备。新华社发 李红兰 摄
“和人一样,这些设备‘钢琴’也会感冒,如果太冷或太干燥,声音就会嘶哑,遇上雨雪天气湿度大‘钢琴’发出的声音也会变化。”56岁的张金玉说。
因为驼峰信号工区的工友们每天都需要用检查锤敲击螺栓、防爬器、油缸等关键部位判断故障,日积月累,张金玉和工友们练就了“听音辨伤”的绝活。
“就像调音师一样,通过铁锤敲击设备的声音变化,我们就能初步判断故障问题的类型。” 张金玉说。
“我们每天要徒步跨越区段10余个、检查传感器和减速器近100台次,都靠铁锤敲、耳朵听,有的声音是闷闷的,有的声音是脆生生的,要从每一个声音的细节处听出差别,就需要长年累月的实践。”张金玉说。
图为西宁电务段职工维修减速器。新华社发 许娜 摄
“大家注意听,刚刚货车经过减速器时声音有点发闷,在正常情况下,摩擦的声音应该非常刺耳。”张金玉边给同事们介绍边蹲下身,拿起检查锤,一寸一寸敲击,“铿铿”的敲击声不断传来,不一会张金玉便找到了症结——J207减速器制动轨开裂需要更换。
大家齐心协力,配合默契,不到二十分钟,一根长9.8米、重600多公斤的制动轨就更换完毕。
新的制动轨组装完成后,张金玉和工友们守候在驼峰编组场里,静等货物列车通过减速器,直到列车安全通过,发出清晰刺耳的刹车声,减速制动正常,大家伙这才松了口气。
“我们听钢轨,是为了这条进藏‘大动脉’的安全。”张金玉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全国38个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同其他51位党和国家党员领导同志作为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全部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详情]
9月24日和26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连续两次调度拉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研究拉萨市疫情防控形势,安排部署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详情]
9月27日,青海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吴晓军先后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工作要求,研究相关工作。... [详情]
27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全区学校供暖工作、高海拔供氧建设试点工作等事项。... [详情]
为有效防范国庆节前后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全省人民群众健康平安过好节,9月27日,青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