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青海气温渐升,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山间的风依旧呼啸。王舰艇裹着外套,戴上帽子和手套,时而用望远镜观察远处山谷里一处鸟巢,时而调整相机角度进行拍摄,时而打开观测笔记记录……鸟巢里,一对刚迎来雏鸟破壳的黑鹳“夫妇”正在“换班”。
4月9日,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王舰艇(右)观察远处的黑鹳。 新华社记者 耿辉凰 摄
“这对黑鹳夫妇已经连续多年来到青海繁育后代了。”王舰艇是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自2003年观鸟以来,近20年间,王舰艇在青海省内观测到鸟类400余种,其中半数以上为候鸟。
黑鹳是世界濒危珍禽,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青海省的夏候鸟,黑鹳每年3月中旬来到青海,在这里生活繁殖,到9月底10月初时南迁过冬。今年从3月中旬观察记录到这对回巢的黑鹳后,每星期,王舰艇和他的团队都会观测它们。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张毓说:“随着青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公园试点及建成,来到青海的候鸟在种类和数量上不断增加。”
2021年11月23日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的黄河湿地拍摄的大天鹅。新华社发 李玉峰 摄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野生鸟类共有43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金雕、黑颈鹤、黑鹳、中华秋沙鸭等26种,还包括大天鹅、灰鹤、蓝马鸡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1种。近年来,青海不断加大对迁徙鸟类的保护力度,让这些空中的“客人”找到家。
位于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目前有黑颈鹤、金雕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4年前,年近六旬的藏族牧民才才被政府聘为隆宝滩湿地管护员。如今每次巡护,他都会看到一对对黑颈鹤在隆宝湖畔翩翩起舞,一群群斑头雁、赤麻鸭等尽情玩耍、自由飞翔,交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
“夏季,隆宝滩大面积的湿地让很多鸟类在这里筑巢安家。日常巡护时,看到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鸟,我们也不会打扰它们。”才才说。
2020年8月22日拍摄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草原。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巴桑才仁介绍,从仅有一台军用双筒望远镜到实时监测水鸟栖息情况的全覆盖视频监控平台,从仅有5名职工巡湖护鸟到青海全面启动实施湿地管护员制度,如今,保护区还建有自然生态科普宣教馆、鸟类救护室、观鸟室和水鸟监测中心。
巴桑才仁无数次用双脚丈量过隆宝湖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夏天经常泡在沼泽地里,他的脚被苔草叶割破过多次,膝盖也落下严重的关节炎。
“守护候鸟有时很累也很苦,但看到救治康复的鸟儿重回自然,听着不远处黑颈鹤悠扬的叫声,看到候鸟们自由飞翔时,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巴桑才仁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详情]
中阿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相互坚定支持,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合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显著成效,两国人民友谊日益加深。我高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穆罕默德总统一道努力,深化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详情]
近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赴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研。他强调,要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就业优先、聚焦人才发展、兜牢民生底线,让服务人民的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详情]
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10户2022年“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倪伯苍、秦亮、陈晓冬、勉莉莎、乔安山、刘军、马学仁、顾旭昌、蔡学岭、江来柱10户家庭光荣入选。... [详情]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哈利法因病逝世向阿联酋新任总统穆罕默德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哈利法总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哈利法总统亲属及阿联酋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