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我觉得心里踏实。”塔松指着远处的厂房说,就在5年前,别说是价格几百万元的生产设备了,全乡连一个像样的生产车间都没有。
塔松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党委书记,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去乡里的有机肥厂,了解生产情况。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牧民在饲草基地驾驶打捆机作业(2020年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凯 摄
江千乡地处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3900米,生态环境脆弱。2016年,塔松来到江千乡,眼前所见让他感到震撼:砂石路坑坑洼洼,老百姓住的平房不少已经破旧不堪。每家每户除了一个壮劳力负责放牛之外,其他人普遍缺乏稳定的增收渠道。
“多年来,过度放牧导致江千乡的草原退化,草原退化又会威胁到牛羊的生存,陷入恶性循环。”脱贫之路如何走?调查走访后,塔松认为,牧民群众一家一户分散养殖规模小、力量弱,只有走联合发展之路,江千乡才能有未来。
为了改变当地的传统放牧方式,塔松挨家挨户动员牧民加入合作社。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走遍全乡四个村庄,对有思想顾虑、不愿加入的牧户,他上门反复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村民整理刚收割的饲草(2020年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凯 摄
由于担心自己家的牛加入合作社会变为公有财产,隆吉村牧民多才对加入合作社犹豫不决。“塔松书记第三次来时,拍胸脯要和我签保证书,有任何损失他来承担。”多才说。
塔松以“拔钉子”的韧劲说服了多才,数百户牧民群众响应号召,以草场和牲畜折价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逐渐整合了70余万亩草场和5000头牦牛。目前,全乡4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自2018年以来累计分红190余万元。
生活的变化发生在全乡的每个角落,江千乡恰曲纳村的牧民所仁原来是村里的无畜贫困户,如今在合作社放羊,每个月的工资有2500元。年前,他还收到了2000多元的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所仁说,今年春节,一家人不仅买了新衣服,还囤了50多斤牛羊肉。
“以前大部分村民住的是土房,村里连硬化路、路灯等基础设施都没有。”恰曲纳村党支部书记格保说。如今,恰曲纳村不仅通了3.4公里的村内道路,不少人家还搬进了新式民居,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牧民在搬运饲草(2020年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解统强 摄
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牧民的收入逐渐增加,但塔松也看到了江千乡的发展瓶颈,不具备畜产品深加工能力,市场竞争力弱。
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如果有企业扶持,整合后的草场、牛羊等资源就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塔松说。
2017年,塔松认识了前来江千考察的外地企业家于雪山。多次考察交流后,于雪山看到了这里的牦牛、有机肥和草场等资源的发展潜力,投资成立甘德县雪山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江千乡各类合作社对接牧民的牲畜和草场,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材料,而雪山公司负责原材料的精细化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据了解,雪山公司共向牧民租赁了5000亩草场,带动饲草种植合作社实现机械化作业,青干草年产量达1500吨。“一捆草能挣两块钱,要是有割草机,一天收入700元很轻松。”隆吉村牧民日萨旦巴说。
“看到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我觉得这5年多的工作都是值得的!”塔松说,接下来计划发展乳制品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详情]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日晚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 [详情]
2月25日,青海省气象局在湟水谷地抗旱减灾保障区、黄河谷地抗旱减灾保障区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西宁市四区及湟中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有利于缓和旱情、土壤增墒、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详情]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详情]
2月22日,记者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机场获悉,该机场针对老年旅客不善于使用智能设备的实际情况,推出的“关爱随行”特色服务,有效解除了老年旅客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