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领分红。尖宣 摄
易地扶贫搬迁点成旅游景区、首次旅游扶贫分红资金达85.1万元、参加实用技能培训、饲养牦牛发展产业、扶贫更重“扶志”……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官方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出新招,高原藏乡脱贫攻坚喜事不断。
图为工作人员清点分红资金。尖宣 摄
易地搬迁点成景区:旅游分红85.1万元
山上问题,山下解决。2016年,青海省尖扎县将生存条件恶劣的2镇5乡的251户农牧户,集中安置到易地搬迁点德吉村,并依托德吉村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提出了“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逐步实现贫困民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如今,经过三年多时间,德吉村成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今年,德吉村旅游再出新招,引进一家旅游开发公司,建立“景区+公司+贫困户”模式,民众每年可分红,旱涝保收。
日前,尖扎县委副书记、县长旦增主持该村第一次旅游扶贫收益分红大会,分红资金总共为85.1万元。
“德吉村的易地搬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闯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脱贫攻坚之路。”尖扎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海洋说。
尖扎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文辉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民众增收渠道,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
图为贾加乡贾加村村民才巴(右一)参加培训。尖宣 摄
昔日“坐等扶贫户”:“别人给的,不踏实”
“你现在是贫困户,享受国家政策,不用出去打工辛苦赚钱,在家躺着,都饿不死……”几年前,尖扎县贾加乡贾加村村民才巴,被列为贫困户时,常常听到村民们的这句话。
他说,“以前,听到这种话,还真不以为然。想着既然党和政府把我列为贫困户,那我就等着救济好了,反正也不会饿肚子。”
才巴说,现在再想这件事,真是羞愧难当。
“爸,我要钱,别的同学都有电子英语词典,就我没有,我也要买!”孩子的这句话,可愁坏了才巴。才巴甚至产生了让孩子退学,回家帮忙干农活的想法。
碰巧,村里的扶贫“第一书记”来他家了解生活情况,还说,“只要肯吃苦、肯动手,脱贫是迟早的事。”
之后,才巴积极争取到户产业资金,购买了养殖用牛,并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培训。现在,才巴家享受了危房改造项目,房子已翻新了一遍,且已实现脱贫。
“不能在家坐等别人送来慰问金,”如今,才巴常说,“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心里踏实。”
新华社澳门12月19日电 (记者李忠发、陈键兴、郭鑫)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晚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 [详情]
新华社澳门12月19日电 (记者朱基钗、赵博)依依濠江情,拳拳中国心。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19日晚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详情]
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下午在澳门会见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详情]
新华社澳门12月19日电(记者李忠发、朱基钗、郭鑫)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陪同下,来到位于澳门黑沙环的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和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 [详情]
中央宣传部等15部委部署开展2020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