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丹青赤子情
班禅画师
(1982—1993)
1982年,为准备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的作品,尼玛泽仁进行了一次采风。在一个寺庙里,他看到三幅巨大的唐卡画,强烈的艺术冲击力瞬间把他镇住了。尼玛泽仁感到:“我苦苦寻求民族文化的方向,终于找到了。”当时他就决定在民族绘画里确立新的创作构思。
这一年,在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上,尼玛泽仁的《格萨尔王》获得了金奖。那次颁奖结束后,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约尼玛泽仁和画友第二天去他家里。
尼玛泽仁如约前往。十世班禅交给尼玛泽仁一个任务,创作吐蕃王国创建者松赞干布的雕塑。尼玛泽仁画了一个素描稿,十世班禅看了不太满意,就说:“过几天我带你到国家马术队,我已经想好了形体语言,到时候你就好好地参照着画。”随后在国家马术队,十世班禅给尼玛泽仁做了一次“模特”。
十世班禅还给尼玛泽仁开了证明,尼玛泽仁由此走遍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各大寺庙,看了数以万计的唐卡画、壁画,艺术鉴赏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986年,尼玛泽仁被赐封为唯一的十世班禅画师,这是藏族画家的最高荣誉。十世班禅对尼玛泽仁说:我赐封你做班禅画师,希望你发展藏民族的文化。
和十世班禅的这段交往,对尼玛泽仁的作品风格发生了重要影响,他在传统藏画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开创了“新派藏画”。
1988年,也就是十世班禅圆寂前一年,尼玛泽仁和班禅大师进行了最后一次会面。在办公室告别的时候,十世班禅对他说:“尼玛,你今后一定要把藏文化带到世界上去。”
1993年秋天,尼玛泽仁第一次走出国门。他的展览在美国波士顿引起了轰动,又被邀请去华盛顿举办画展。在华盛顿展出期间,很多媒体都进行了采访。
尼玛泽仁从一个藏族艺术家的角度,向媒体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藏族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和提高,中央政府对藏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