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政府参与
(二)原地重建的理县桃坪寨“羌年”
桃坪羌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理县政府选为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开展以羌族民族文化风情为主题的旅游观光接待。“5•12”地震之后,为抢救保护古羌建筑文化和促进灾后旅游业蓬勃发展,理县政府一方面对老寨进行保护性维修,另一方面在桃坪老寨旁新征120亩土地建设了桃坪新村。近几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对桃坪羌寨的旅游开发的深入,政府把羌年作为可以进行开发的旅游文化资源,纳入到了桃坪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视野之中。
2010年11月6日,在桃坪新寨子的莎朗广场上举办了由理县政府组织的第五届“羌历新年暨‘花儿纳吉’赛歌节”,其主题为“铭恩奋进,羌风羌韵”,将“羌年”与“赛歌节”整合在一起,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看。
1.节前准备
在“羌年”之前,理县桃坪、通化、木卡、薛城、蒲溪五个乡镇的众多当地群众表演者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演出节目。11月5日上午9点,五个乡镇的表演者在桃坪新村的莎朗广场按照节目演出的顺序进行了彩排。
2.节日过程
2010年11月6日,农历十月初一。早上七点半,在桃坪新村的莎朗广场上,五个乡镇的参赛队伍开始了节目正式开始之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大家都身着传统的节日盛装,用其本真的形象,全景展现了古羌民生产、生活的场景和古羌文化厚重的积淀。省内的各大媒体和众多的游客也蜂拥而至,竞相拍照。
上午十点半,庆典节目正式开始。整个演出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是“祭山还愿,祝福太平”,其核心是羌族传统的羌年祭祀活动,由来自蒲溪乡休溪村的王福山老释比主持。他通过羊皮鼓舞、唱经、献祭,完成了庆祝还愿的祭祀仪式。紧接着人们吹起了唢呐迎宾曲,表演了羌族“多声部”、“拐耙子”和“迎亲歌”。第二部分是整个赛歌节的重要环节,主题是“花儿深情,吉祥欢歌”。五个乡镇的参赛队进行赛歌,同时展示了羌族民众的生活场景。第三部分通过“羌笛、口弦表演”、“桃坪羌舞”、“羌族原生态情歌对唱”、“羊皮鼓舞”、“原生态歌曲《尼玛啦啦耶》”体现了其主题“和谐盛世,铭恩奋进”。最后一部分是谢幕曲——欢迎您到桃坪来。
晚上七点,桃坪的男女老少、湖南援建的工人以及外地的游客一起聚集在桃坪老寨子的祭祀广场上参加篝火晚会。热闹、喜庆的羌历新年在篝火的掩映下,在羌族民众欢快的莎朗舞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