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纳羌姆:藏族民间舞蹈焕发生机
作者:靳吉丽 来源:中国西藏网 发布时间:2012-12-27 09:54

桑杰次仁,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米纳羌姆的代表性传承人 摄影:姚浩然
羌姆是西藏的一种宗教舞蹈,也称“跳神”,但是在林芝地区,米纳羌姆与寺庙跳神完全无关,是为了驱邪迎祥、引回村宝而举行的民间祭祀舞蹈。
林芝镇尼池村特有的米纳羌姆,意为俗人跳的神舞,有别于由僧人或者巫师跳的神舞,是西藏十分罕见而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过去,米纳羌姆每12年才能在林芝特有的娘古拉苏节上表演一次。
该舞是西藏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演员都为男性,他们头戴面具,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锤,边敲鼓边跳舞,舞姿粗犷奔放,雄壮有力。

2012年12月21日,桑杰次仁(右前)带领村民跳米纳羌姆舞蹈 摄影:姚浩然
曾经,跳米纳羌姆是为了驱魔镇邪、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而如今该舞蹈更多地成为了当地村民表达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
在历史悠久的尼池村,米纳羌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90多岁的传承人其加老人将米纳羌姆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村里的年轻一代。如今,54岁的桑杰次仁也成为了传承人,肩负着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村特色民间舞蹈的重任。
桑杰次仁跳米纳羌姆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目前,他生活的重中之重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好这样一个独特的民间舞蹈。
令他十分欣慰的是,目前米纳羌姆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了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重视。
就家庭传承而言,桑杰次仁将米纳羌姆传给了自己的女婿,他已经学习了11年。“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米纳羌姆,只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来学习,”桑杰次仁说。
目前,尼池村有40多个人会跳米纳羌姆,每当重大节庆活动时,有20多名演员会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