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唐卡市场调查
“唐卡之乡”的订单应对
近年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依托热贡文化资源,实施“千家万户”工程,有力促进了热贡文化产业的发展。热贡唐卡作为热贡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产品已畅销海内外,销售量、收入成倍增长,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唐卡加工与销售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2011年底,全县文化产业单位达87家,从业人员达1.26万人,文化产业收入达到2.04亿元。热贡地区吾屯村有90%的村民从事热贡唐卡艺术工作,因“户户有画师,人人能作画”被誉为“吾屯艺术村”“唐卡之乡”。
桑斗合家里的这幅唐卡已画了半年,家里人每天画12个小时,现在终于开始给上色了。
唐卡画师可评职称
西合道是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画唐卡五十多年了。
从2002年开始,西合道接到的唐卡订单越来越多。“曾经每年都得为订单忙活,光徒弟就收了一百多个。”不管订单有多少,西合道从来不马虎。“但是现在,”西合道大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年龄大了,眼睛虽然还可以,但没有力量了,画个20分钟,就得用冷水冲一下眼睛、看看院子深处的绿树,休息上半个小时才行,已经不能再多画了,所以现在不收订金、不收订单、不收徒弟,一切随缘。家里四五个人一年画六幅就够了,可收入二三十万元。”
据西合道大师介绍,儿子普化今年37岁,画唐卡已经25年了。西合道说儿子比他强:“所有徒弟中,有七八个是比较满意的,但还是儿子普化最有成就。”普化已成为取得高级资格证书的唐卡画师。
有一件事情最令现年62岁的西合道大师担忧——那就是唐卡被粗制滥造的现象。提起这事儿,西合道面露愠色。“阻止不了粗制滥造,但懂的人、有鉴赏力的人多了,真正的精品不会被湮没。”
曾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西合道集毕生的经验,总结出《热贡艺术(唐卡绘制)职业技能鉴定地方标准》,2005年9月在青海获得通过,唐卡艺人必须通过这个标准获得初、中、高级技师资格,才能从事唐卡艺术工作。2006年他们又成立了唐卡艺术协会,专门对付一些粗制滥造的唐卡。
“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我曾对来跟我学唐卡的人说,首先不要贪财,其次要心静。这样坚持十年以上,才有可能成为大师。”西合道说。
说毕,西合道大师就要起身出门,因为朋友按照约定已经在门口等着接他去西宁鉴定唐卡。他说自己每年大概在5月份都要出门授课40个学时,去的是中央美院、中央民大、天津南开大学等,教授《藏文化史》《热贡唐卡美术技法》等等,要把热贡唐卡的精湛技艺在更大范围内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