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领跑幸福城市 雪顿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新华社拉萨8月24日电 草木百年新雨露,领异标新雪域花。以“幸福拉萨、文化雪顿”为主题的2012年拉萨雪顿节在传承中标出新路,除了传统的展佛、马术表演、雪顿之星歌手赛和啤酒节外,还开创性的举办了首届藏地音乐高峰论坛和首届藏戏大赛等新活动。同时,拉萨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幸福城市”,幸福拉萨萦绕在文化雪顿的光环中。
展佛往往是雪顿节的序幕。位于拉萨西郊根培乌孜山的哲蚌寺,每年的雪顿节都是万人空巷,源于这里悠久而独特的展佛活动。这一天,无数的藏族百姓穿破夜色的凉气,黄发垂髫也都换上干净的衣服,举家前往哲蚌寺看展佛。“人们都想在这一天看释迦牟尼佛像一眼,保一世平安。”哲蚌寺的阿旺群增说。拉萨雪顿节主办方估计,今年超过20万的信徒和游客参加了第一天的展佛仪式。
辽阔的雪域高原让马成了西藏重要的交通工具,也让马术运动在西藏蓬勃发展起来。今年雪顿节期间,来自拉萨、日喀则、阿里等地的骑手,亮相拉萨北郊的赛马场,表演了“马背上的祝福”、“马背上的射击”、“马背上的舞蹈”、“马上拾碗接力饮酒”、“马上拾哈达”和“马上叠罗汉”等精彩马术。来自北京的游客朱磊感叹道:“都说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藏族的马上功夫也很了得啊。”
23日晚上举行的雪顿节闭幕式上,第四届“雪顿之星”全国歌手大奖赛的获奖者次仁央宗、何春良等歌手分别献唱了藏语歌和汉语歌,让雪顿节的闭幕式比开幕式有了更多的新鲜感。据了解,“雪顿之星”歌手赛已经成为内地歌手和西藏歌手交流以及实现梦想的新平台,也成为人们认识博大精深的藏族音乐的新渠道。
为了保护和传承藏族音乐,本次雪顿文化举办了首届中国藏地音乐高峰论坛。与会音乐人认为,音乐市场开始步入新媒体时代,在保护原生态的藏族音乐的同时,需要在风格、节奏和配器等方面引入更多的时尚元素,让藏族音乐摆脱“博物馆”式的原生态模式,实现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藏区板块”。
藏族歌曲在寻求传统和现代的融合,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藏戏却以原生态的表演让雪顿文化有了更深的历史底蕴。罗布林卡,昔日达赖喇嘛的夏宫,雪顿节期间成了藏族群众欣赏藏戏的乐园。雪顿节期间,这里余音绕梁,锣鼓喧天,笑声不断。来自西藏的7支表演队在这里比赛切磋,上演了《文成公主》和《白玛雯巴》等传统八大藏戏,最终拉萨雪巴拉姆藏戏队折桂首届藏戏大赛。罗布林卡工作人员介绍说,雪顿节期间,罗布林卡每天接待人数近7万人次,其中藏族群众约有5万多人,大都是为看藏戏而来。
藏族老阿妈次仁白珍告诉记者,雪顿节看藏戏是历来的传统,过着林卡,听着藏戏,让她感觉很过瘾。说话间,次仁白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近年来,拉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民众幸福感普遍上升,拉萨也因此6次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幸福城市”排名前三甲。
正是借助近年来不断提高的城市幸福感,在19日举行的“2012幸福城市市长论坛”上,拉萨市长多吉次珠才显得特别有底气。多吉次珠在论坛上介绍了拉萨的幸福经验: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坚持民生为先、打造宜居环境、营造和谐友好氛围、维护社会稳定,是拉萨连续获得幸福城市殊荣的“幸福支点”。
拉萨,这个古老又现代,沐浴着幸福阳光的城市,借助雪顿节完美地展示给世人。雪顿节完美地诠释了幸福的拉萨。古老的节日焕发新生,发荣滋长,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节庆。雪顿节就如拉萨这座城市一样,古老而又年轻,传统与现代交织。幸福的拉萨人喜欢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