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绣娘指尖“绽放”太阳花

2022-01-26 09:46:03 青海日报   陈 俊 通讯员 巨克梅

1.jpgGAL中国藏族网通

小绣娘练习盘绣技巧。记者 陈俊 摄GAL中国藏族网通

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此时,河湟大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一串串、一个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龙灯飞舞盘旋,处处张灯结彩,年味也越来越浓郁,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胡兰索卡刺绣工坊,正在进行特殊的迎“小年”仪式——绣荷包、过大年。GAL中国藏族网通

在绣房里忙碌的绣娘中,一位略显稚嫩的小小绣娘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年纪小,但手下的功夫却一点儿也不“含糊”。只见她安静地坐在工位上,左手拿着鞋垫,右手熟练地飞针走线,配线、穿针、起针、打结……两条红色的丝线,在她的手中上下飞舞。有时还边绣边向一旁的奶奶询问绣盘绣的技巧,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太阳花便在小绣娘指尖慢慢“绽放”。GAL中国藏族网通

这个小绣娘,正是东沟乡姚马村12岁的胡晓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土乡人,胡晓娟从小对土族盘绣刺绣有种深深的喜爱和特殊的情感,9岁开始,跟着奶奶绣鞋垫、绣荷包,现在接触盘绣已经近三个年头了。“我在四年级的下学期就接触盘绣了,很喜欢,春节期间利用寒假能跟着奶奶学盘绣,很开心。”GAL中国藏族网通

说话间,胡晓娟又开始飞针走线,一朵栩栩如生的梅花跃然出现。GAL中国藏族网通

具有“两针两线”独特针法的土族盘绣,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GAL中国藏族网通

胡晓娟稚嫩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刺绣和盘绣我都会,我觉得绣花很有意思,通过刺绣有种在和传统文化对话的感觉,仿佛能聆听到远古的歌谣,能看到先民在土乡大地上劳作的身影。”GAL中国藏族网通

胡晓娟的姑姑胡兰索卡,是索兰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她说:“晓娟和我的刺绣都是传承自我妈妈,我们经常给晓娟说,在爱好刺绣的同时,还要传承好土族的歌,土族的民俗和民间文化。”GAL中国藏族网通

胡兰索卡依托土族盘绣,不仅自己做起了公司,还带领同样爱好的土族绣娘们走出家门,走向小康。GAL中国藏族网通

盘绣产业已成为助推当地农村妇女致富增收的“巧手产业”,绣出了“彩虹故乡”的幸福生活。目前,互助县盘绣生产企业、基地、经营户达34家,绣娘7000余名。GAL中国藏族网通

“我们靠着盘绣过上了好日子,希望我们的手艺一直传承下去,孙女喜欢盘绣,会好好把这门融合非遗文化和小康美好寓意的技巧教给她。”张三姐说。GAL中国藏族网通

胡晓娟和她姑姑,紧跟时代步伐,在传承奶奶盘绣的基础上,以虎年为要素,加入虎头荷包,并且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在荷包上绣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字样,小小挂件深受大家的喜爱。GAL中国藏族网通

“我现在一天到晚除了绣花就是在思索怎么创新,连晚上睡觉都在想如何通过创新,创作出更受大家喜爱的产品。”胡兰索卡边说边得意地向我们介绍满屋子的绣品。GAL中国藏族网通

绵延、宽厚的民族文化,在这些传承人的身上,与时代的浪潮合流,激起璀璨的光芒。GAL中国藏族网通

为进一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互助县着力增强全社会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意识,由互助县教育局和文体旅游局共同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土族盘绣、土族花儿、土族民间法舞、宴席曲、民间小调等一大批优秀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在校园里进行活态展示,有效调动了全县师生学习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更多青少年加入保护和传承“非遗”行列,让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在七彩大地大放光彩。GAL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加毛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