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祁连山和它年轻的守护者

2022-08-08 07:21:59 西藏日报   ​李庆玲 石成砚 栾雨嘉 董志勇

4a1282fe-1c87-46a2-a170-6fcd09289a15.tif.jpgl5y中国藏族网通

▲张生有(右一)向同事分享新拍到的小动物。l5y中国藏族网通

d302f182-f1f2-4a3d-a348-6c30c4b59180.tif.jpgl5y中国藏族网通

▲寺沟管护站年轻的新生代管护员蔺建英。l5y中国藏族网通

86df7c58-5c5e-4f3f-81b2-091ad90d7511.tif.jpgl5y中国藏族网通

▶牛抓西文学认真做好巡护记录。本报记者 李庆玲 石成砚 栾雨嘉 董志勇 摄l5y中国藏族网通

编者按l5y中国藏族网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中华水塔”的使命担当和重大政治责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l5y中国藏族网通

近日,本报组建全媒体报道组,奔赴生态建设一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围绕三个国家公园建设,全面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即日起本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专栏中推出记者采写的报道,敬请关注。l5y中国藏族网通

巍巍祁连山,绵延千里,如一道屏障,横亘在祖国内陆的西北部,拦截高空中的水汽和云团成云降雪,滋养着高原大地和万物生灵。l5y中国藏族网通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自东向西分布着40个标准化建设的管护站,1200多名生态管护员每日巡护、监测、记录,见证着国家公园的成长。这些管护员平凡得如山里的一块石头、一根草木,但在难以进入的深山里,却布满了他们的踪迹。l5y中国藏族网通

关于国家公园,我们注定要讲的就是守护者的故事,而今天故事的主角是那些年轻的新生代管护员们。l5y中国藏族网通

“走,带上工具,去巡护!”清晨,露珠未消,张生有就喊上几名管护员一起踏上了巡山之路。张生有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寺沟管护站的一名专职护林员,别看只有23岁,但从事护林员工作已有六个年头。l5y中国藏族网通

“作为本地人,我的户外工作能力比较强,当护林员使我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张生有看来,自己到管护站工作的6年时间里,上过高山、蹚过河水,几乎跑遍了辖区的所有农户和放牧点,也见到过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他说,六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l5y中国藏族网通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我爱这片山林。巡山护山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更让我学会了坚守。我也很喜欢摄影,现在每天拿着相机记录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我想把国家公园的美展现给更多人。以后我想结合自己的特长,跟随老队员,一起守护好祁连山,守护好祁连山的万物生灵。”面容略显稚嫩,但张生友眼神里透露出的坚定让人为之动容。l5y中国藏族网通

23岁,守护在深山角落的还有寺沟管护站副站长牛抓西文学。l5y中国藏族网通

学习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也在城里做过多份工作,但多方选择之后,牛抓西文学选择回到家乡,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寺沟管护站当一名专职生态管护员。l5y中国藏族网通

“2021年3月6日到站上报道,第一天就跟随老队员开展了草畜平衡调查,第二天就踏上了寻山路。这是我做管护员的第一堂课,既好奇又兴奋,整整32公里的巡山路让我对这片森林有了更多的认识。”时至今日,作为管护站副站长的牛抓西文学依然每天踏上巡山路,跟着老队员们认真学习巡护经验。l5y中国藏族网通

“在外人看来,管护站很偏僻,管护工作也很无聊,但我觉得每天的工作很有趣,在我们的工作群里,大家每天分享自己遇到的小动物、拍到的好风景,特别有意思。这份工作,我干一辈子,也干不够。”牛抓西文学说。l5y中国藏族网通

在寺沟管护站,还有一位年轻的好学者——蔺建英。l5y中国藏族网通

2020年6月,在昆明学习了三年森林资源保护专业的蔺建英,一毕业就回到了家乡。“上学时,我学到的是书本上的野生动植物;回到家乡,通过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我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在这里“活”了起来,而且这里还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做研究,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和喜欢的。”提及今后发展,腼腆的蔺建英笑了笑说,“不管在哪里,我只想做好一份森林保护工作。”l5y中国藏族网通

在寺沟管护站的84名管护员中,“90后”有12人,还有一名“00后”。看着来站上的一个个年轻人,站长张军山无比欣慰:“来站上的年轻人各个都有特长,有的表达能力强,有的摄影功底好,有的好学肯钻研,对工作积极热爱,踏实上进。我相信这些年轻人,在未来一定能够接下老管护员手中的接力棒,守护好这片山林,守护好这方水草。”l5y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拉专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