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冬与春之间还有一些胜负难分的拉扯,远山高峰上的积雪未消,但山底的溪流却早已敲开了夏的大门。
沿临平公路向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一路驶去,道旁青山相对出,美好风景入画来。
道帏,藏语意为“石头帐篷”,因境内有块酷似帐篷的巨石而得名。道帏乡是位于循化县东南部大山深处的一个藏族乡,说是藏族乡,但这里却世代生活着藏、撒拉、汉、回等多个民族。
已在道帏乡工作了整整6个年头的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才让太,见证了道帏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发展产业到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移风易俗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富起来的巨变,他也被道帏的深厚底蕴深深吸引。
道帏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在铁尕楞村发展牛羊养殖,在俄加村打造公路花海发展乡村旅游,在夕冲村发展牦牛养殖,在王家村持续发展壮大生猪养殖,在拉科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发展模式,破解了产业发展难题,带领当地群众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如今的道帏,带着底气十足的发展活力,正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竞速前行。
“道帏的美,不仅是伊人回眸的惊鸿一瞥,更需要大家静伫下来用心细细品鉴体味。在道帏,比各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更出名的是篮球,因为这里被誉为‘篮球之乡’。”才让太说。
据多哇村的老人说,道帏地区的篮球运动起步较早,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参与各项篮球赛事。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1984年在全国第二届“丰收杯”篮球分区赛中,道帏乡农民篮球队代表青海省参赛,曾获赛区第五名。
“春节期间举办篮球赛,是道帏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大文体活动,每年正月初三开始,我们以村为单位、分组开展‘迎春杯’篮球比赛,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23届。在我们道帏,10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打篮球。”道帷乡政府副乡长仁考介绍,在1988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中,道帏乡农民篮球队代表青海省参加了比赛,他就是上场比赛的队员之一,他一直以此为荣。
近五年来,道帏乡各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里有了专门的篮球场地,学校有了专业的篮球教师,县上也有了专业的篮球场馆……一年又一年,道帷人都为篮球而疯狂,而一代又一代的道帏人在乡间的土地上尽情挥洒着激情和梦想,留下了一串串与篮球相关的动人故事。
道帏不仅出篮球人才,更出竞走人才。今年三月,在2022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女子35公里团体决赛中,身披国家队战袍出战的我省优秀运动员李毛措的家乡就在道帏,这个从山乡走出的姑娘,以2小时50分26秒的成绩收获亚军,并且打破了该项目全国纪录。
但凡有竞走比赛,李毛措的父亲公保杰就会早早守候在电视前,当他见到女儿那瘦瘦的身影疾速闪过时,总会忍不住流泪。“不论走到哪里,我的女儿都是在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为民族争光。”公保杰说。
强体魄与强精神,道帏人从不偏科,他们做到了二者兼顾。在道帷乡,先后走出了38名博士;在古雷村,全村195户人家共出了8名博士、16名硕士、204个本科生;在古雷村82岁的村民更登家,仅一家十几口人就出了8个大学生。
知识改变命运,在道帏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践行。“尤其近五年,我们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将‘圆梦计划’‘雨露计划’‘捐资助学’等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乡共计发放受助资金2700万元,惠及学生2200余人次。同时不断拓宽社会捐资助学渠道,累计捐资、捐物折合资金7.2万元。”才让太说。
“在道帏,有非遗舞蹈螭鼓舞、火热的夏尔群鼓舞,还有数不尽的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大家被道帏的美景吸引,更为道帏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才让太说,在他的眼里,道帏宛若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又像一瓶埋在深巷里的好酒。
5月23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三塘村韩大吾代的养殖合作社里,牛棚、饲草库房等一应俱全,100多头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吃着草料,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希望的地方... [详情]
进入五月,冬与春之间还有一些胜负难分的拉扯,远山高峰上的积雪未消,但山底的溪流却早已敲开了夏的大门... [详情]
近日,笔者从雅江县政府获悉,近年来,该县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实现产业、文化、生态、旅游等目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子。... [详情]
5月24日,甘孜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康定市人民政府在康举行甘孜州“浙进甘来,共筑山海”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签约仪式。... [详情]
20日,西藏自治区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全国有关会议精神和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精神,通报有关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