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石榴籽”情

2021-11-10 09:38:46 西海都市报   周建萍 通讯员 东宣

1.jpgowY中国藏族网通

城东区“阿娘花卷”公益团队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精心制作花卷。owY中国藏族网通

每分钟超过700人次,每小时超过4万人次,6小时完成20万人次,整个采样过程高效有序……连日来,在西宁市城东区,如此高效的采样速度远超工作人员和群众的预期,对于这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城区而言,是“石榴籽”情下凝聚起的强大合力,是众志成城筑起的防线。owY中国藏族网通

站在战疫一线,城东区各族群众当起了疫情防控监督员、宣传员、示范员、劝导员、战斗员,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丰富内涵,彰显了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owY中国藏族网通

自发行动 踊跃请战owY中国藏族网通

不论白天还是晚上,走过城东区南小街社区,在辖区小区门口常会看见一群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是由退休老党员、青年志愿者、全职妇女等18人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但面对疫情挺身而出,自觉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毫无保留地付出着。owY中国藏族网通

“进小区,请先扫健康码、行程码。”“你好,我来给你测一下体温。”坚守在南小街5号院小区门口的马良梅,每天重复着这些小小的举动,主动化身为群众的“服务员”,坚守在无人管理的小区门口,或拿着测温仪、或拿着记录本,认真协助社区开展外地来宁人员登记以及各小区出入口人员测温、查看健康码、行程码等疫情防控工作。owY中国藏族网通

平常的话语、熟悉的身影,凝结成了疫情可防可控的强大力量和必胜信心,他们尽己所能协助社区做好工作。owY中国藏族网通

战疫中的三重身份owY中国藏族网通

1992年出生的撒拉族小伙马伟,是一名初为人父的青年志愿者。无论哪个身份,都驱使他义无反顾走向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行动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owY中国藏族网通

面对疫情,当听到招募志愿者的集结号,想到哥哥曾作为第二梯队的医护人员支援武汉,马伟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做出选择,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owY中国藏族网通

“作为年轻人,我要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加入抗击疫情志愿服务活动中,为我的孩子做个好榜样。”夜幕降临,马伟和社区工作人员在核酸检测点忙前忙后,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搭建十三顶帐篷。owY中国藏族网通

每天早上天微亮,马伟和社区其他志愿者就到定点小区门口值守,有进入小区的居民,他都会耐心地说:“请先扫描‘双码’,测完体温,登记后再进小区,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街头巷尾、各值班点,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和挺拔的身影。owY中国藏族网通

揉进花卷里的深爱owY中国藏族网通

常做公益活动的“东关阿娘玫瑰花卷”团队,疫情防控期间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用一盒盒花卷传递出去。owY中国藏族网通

每天清晨,阿娘们自发来到社区厨房忙活。只见她们将发酵好的面团擀成一张大面饼,在上面均匀涂抹一层油,再逐层撒上色香俱备的香豆粉、红曲粉,涂抹均匀,由下而上慢慢卷成圆条状后切成若干份,然后用手捏成玫瑰样式的花卷。四五个蒸屉一起运作。“光吃馍馍有点干,我们再熬点奶茶。”参与其中的热心阿娘马兰芳说。owY中国藏族网通

连日来,慈幼社区的阿娘,把花卷送到了火车站的公安干警手里,送到了城西区的核酸检测采样点,送到了路边值守的帐篷里。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东关阿娘仅仅是这次疫情防控中的一个缩影。在疫情防控一线上,还有很多和她们一样的各族妇女,有的手持体温枪,有的背着消毒液,有的拿着小喇叭,每天在疫情防控一线巡查、消毒、测体温,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抗“疫”一线绽放。owY中国藏族网通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不留名的群众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送来熬饭、烤肉、清汤面片……那些他们认为的举手之劳,暖了奋战在疫线的“大白”。owY中国藏族网通

疫情让人们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却让人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城东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守望相助战疫情,众志成城斗病魔,筑牢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全防线。owY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加毛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