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早晨,随着初春的阳光照耀山顶,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强嘎村的村民开始了农业生产。
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无人机照片)(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当天是藏历正月二十四日,据藏族天文历算,是西藏农区开耕的日子。上午9时许,强嘎村村民身着盛装,带着青稞酒、酥油茶等物品聚在田间,共同举行开耕仪式。
56岁的扎西次仁头戴圆筒帽,身穿白色氆氇,脚蹬黑色靴子,开着五彩哈达和鲜花装束的拖拉机来到开耕现场。“对农民来说,春耕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要盛装打扮出席。”他说。
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上,各种农机集体亮相(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记者看到,33台农用拖拉机面向东方,停放在连片的农田上,侧面停放着由村农机合作社提供的数台大型耕种机和收割机。
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上驾驶农机的村民(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11时许,伴着田地间升腾的桑烟,七名藏族姑娘一字排开,手捧切玛盒与青稞酒高声歌唱。前来参加仪式的村民给拖拉机手献上洁白的哈达后,拖拉机手正式开始了耕作。
一名年轻男子使用“二牛抬杠”犁耕法,驱使着牲畜率先在农田上划出新年的第一犁,其余村民驾驶着拖拉机紧跟其后。锃亮的铁犁在农田上翻出一条条小沟,跟随的藏族姑娘挥手抛洒,一粒粒青稞种子落在泥土中。
在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上,身着盛装的村民在抛洒青稞种子(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虽然现在春耕、秋收等农活都实现了机械化,但是为了传承农耕文化,第一犁还是由‘二牛抬杠’来完成。”扎西次仁解释说。
春耕仪式上,古老的“二牛抬杠”耕作方式已经成为仅具象征意义的仪式(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的普及,西藏越来越多的农区逐渐实现了机械化。2016年,扎西次仁购买了一台拖拉机。“我们家有30多亩农田,原来耕地至少要十多天,现在用拖拉机,四五天就完工了。”他说。
“每年春耕结束后,我都会前往附近县城打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扎西次仁说。据了解,这几年来,强嘎村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群众外出务工等方式,不断拓展致富渠道,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多元。
“全村有6200多亩地,主要种植‘藏青2000’‘喜玛拉22号’等青稞良种。”强嘎村村委第一书记阿旺平措说,开春以来,村委会组织技术人员检修、保养农机具,调运青稞、春小麦等良种,订购、调运化肥等生产物资,保证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参加春耕仪式的西藏林周县强嘎村村民(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西藏计划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85.5万亩,其中青稞面积220万亩。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谈及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详情]
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详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 [详情]
近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在京先后拜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义,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以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焰章,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等进行沟通衔接,主动争取支持、深化务实合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