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老师,谢谢您对我的教导,祝您节日快乐!”9月10日是教师节,渝北区松树桥中学政治教师李旭的手机响个不停,一条条来自藏族学生的祝福短信纷至沓来。
学生们温暖的话语,让李旭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也让他的思绪又回到三年前。2019年8月,作为重庆市第九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副领队,李旭从松树桥中学来到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昌都一高)任副校长,开始了三年援藏工作。
刚到昌都一高,李旭就开展了调研。他发现学生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基础相对薄弱;而当地教师受地理位置、师资紧缺等因素的影响,也很少有机会参加学习培训。
“我们必须帮助当地教师成长。”李旭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受援学校的“自我造血”功能,为昌都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经过反复调研探讨,李旭开始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远程教学模式,但刚开始实操就出现了问题:远程互动时,声音、画面不清晰,画面切换不灵活,教师操作也不熟悉。
李旭立即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反复沟通,针对远程互动的问题,对配套硬件做了全面提升。他又邀请援藏信息化培训专家,为昌都一高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能力。
在李旭的努力下,昌都一高各学科均与重庆市西藏中学建立点对点教研通道,共同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李老师给我们搭建了一座远程教学交流的桥梁,让我们打开了眼界,在教育理念、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收获。”曾参加远程教学研讨的昌都一高英语教师杨静说。
艰辛的付出也收获了回报。2021年和2022年,昌都一高高考成绩均创下新高;2019-2022年,昌都一高还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西藏自治区示范高中”称号。
“援藏三年来,李旭秉持着‘藏渝两地一家亲’的理念,把重庆先进教育经验毫无保留地带到昌都一高,为两地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育思想、交流教学方法的平台,在教育教学技能研讨中加深了渝昌两地人民的情谊,也为昌都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昌都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一滴水可以温润一朵花,一条河可以浇灌一片花海。”李旭说:“我愿做一滴水,浇灌一朵朵初放的花。”
西藏自治区官方11日在拉萨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西藏全区公安民警累计保障2.87万余辆车辆、6.48万余人安全离藏和2.31万余辆次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快速顺畅通行。... [详情]
9月11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通过对灾区200个调查点实地震害调查,完成了《四川泸定6.8级地震烈度图》编制工作,并正式向社会发布。... [详情]
记者从四川省“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了解到,截至10日14时,地震已造成88人遇难(其中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50人、雅安市石棉县38人)、30人失联,医院救治伤员420余人(其中危重伤10人、重伤39人),目前在院治疗260余人。... [详情]
日前,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宣布从老挝进口电力,最大输送功率100兆瓦,电力将途经泰国和马来西亚输送到新加坡。此举标志着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四国电力一体化(LTMS—PIP)项目正式启动,筹划已久的东盟电网建设由此迈出重要一步。由于资源分布不均,电力生产和消费区域不匹配长期困扰东南亚国家。分析认为,东盟电网建设将推动跨境电力贸易,不仅有助于促进东盟区域经济发展,还将为地区能源安全和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详情]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11日赴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德拉布格蒂市的洪灾灾区,向当地受灾群众发放中国捐赠的救灾物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