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科普活动丰富多样
西藏自治区全力推进科学素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藏族网通讯 23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区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西藏自治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区流动科技馆展品由“十二五”期末的5套增加到现在的14套,实现市地全覆盖;科普大篷车由“十二五”期末的48辆增加到现在的86辆,实现区、市、县科协系统全覆盖;农村中小学科技馆由“十二五”期末的61座增加到现在的160座,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新建4个智慧科普社区、3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基本建成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中小学科技馆、社区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主体的现代科普场馆服务体系。
各类科普基地持续壮大。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科普示范基地15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0个、科普示范社区43个;建成科普活动站709个、寺庙科普活动站25个、科普宣传长廊7个;认定科普教育基地17个,命名科普示范社区13个,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7个。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入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全区科技创新和科普宣传的重要平台。
科普资源供给持续加大。开发制作科普宣传品18个种类2.4万件,编译制作藏汉“双语”科普图书8种12.4万册,设计制作藏汉“双语”科普挂图1万套;与西藏广播电视台合作,每年播出专题科普电视栏目《科普西藏》52期,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和汉语广播5个频道每年播出专题广播栏目《科普西藏》160期;开发制作藏汉“双语”科普资源包,向基层村居发放4000个科普电视盒子并将推送内容做成资源包分发,每年推送科普信息72次600余条;创建“科普中国·西藏”藏汉“双语”微信公众号,推动“科普中国”优质科普资源落地应用,年点击量达21万余次。
品牌科普活动丰富多样。积极组织“全国科普日”“科技列车西藏行”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援藏”等主题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卫生健康、节能减排、防灾减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科普宣传活动。同时,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成才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
“十三五”时期,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加大科普投入力度,全区各单位、各市地、各县区采取多项措施保证科普经费落实,自治区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和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免费开放各类实验室、生产基地等进行科普宣传教育,为社会公众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途径和机会,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大动员、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通水。一渠清水怎样实现永续北送?背后隐藏着哪些“创新密码”?全面通水7年来,这项世纪工程又是如何改变中国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您走近南水北调,体味南北情长。... [详情]
“十四五”,发展大局的新坐标,复兴伟业的新起点。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 [详情]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2日说,当前全球正尽可能利用现有新冠疫苗资源来抗疫,同时世卫组织正努力通过多方参与的新冠疫苗“团结试验”来探索下一代新冠疫苗。... [详情]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跨周期调节措施,推动外贸稳定发展;部署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实施工作... [详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帮助农牧民妇女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妇女综合素质,近日,林周县松盘乡松盘村成立“巾帼夜校”示范点并举行开班仪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