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以来,那曲市色尼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创新理论宣讲模式,将“沾着泥土、带着露珠、满满烟火气”的理论宣讲送到百姓家,不断提升理论宣讲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变“闭门备课”为“开门聚智”
“那曲,海拔超过4500米,空气稀薄,长冬无夏,气候寒冷。达娃仓决在那曲工作1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户籍民警成长为公安局纪检监察室主任,她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色尼区“进千村、入万户”理论政策宣讲走进达萨乡,宣讲员向200多名干部群众讲述了“最美警花”达娃仓决的故事。
为扎实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宣传部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不断丰富宣讲提纲,并在色尼区范围内挖掘整理了一大批典型经验做法和先进人物事迹融入宣讲课件,以“最美”宣讲为切口,由小见大,由点及面,紧贴群众需求设置宣讲课题,紧随时代发展灵活宣讲方法,使宣讲内容有血有肉,有烟火气,营造了崇尚“最美”、践行“最美”的社会氛围。
此外,色尼区还从各行各业中选择一批优秀人才,组建了3个层面的理论宣讲人才库,根据不同的宣讲对象,从“库”中选择不同的宣讲员,进一步提升了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变“就理讲理”为“多元阐释”
“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色尼区党史5分钟微宣讲在那玛切乡岗拉村开讲,宣讲员用音视频宣讲的形式,让党史宣讲深入人心。
“红色歌曲党史课这种党史教育形式非常新颖,干部群众的接受度高。期待这样创新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理论宣讲形式越来越多。”色尼区首场红色歌曲党史课在那曲镇开讲,广大干部群众无不被新颖的党史学习形式所吸引。
今年以来,色尼区针对以往“台上人员费力讲,台下群众呼噜响”现象,不断创新形式,逐渐摸索出“用通用语言讲解、用民族语言阐释、用民族节日展示、用音频视频体现”的“四项结合”宣讲措施,变“就理讲理”为“多元阐释”,组建了电影放映宣讲队、应急广播宣讲队、政协委员宣讲队、“情暖夕阳”宣讲队等极具特色的宣讲队伍。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搬上生活大舞台,在各乡镇巡回放映红色电影,通过“带入式”创新宣讲,增强了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入“心”。
变“讲得好听”为“办好实事”
“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谋划部署,大胆创新实践,要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色尼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上,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地激励着党员干部们。
为进一步贴近基层、走进群众,色尼区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地与群众对接,让群众提意见,并结合普法宣讲、送医下乡、房屋修缮、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清扫、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确保了各项民生实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自今年8月份以来,色尼区共开展各类宣讲1600余场,受教育群众6.5万余人次,极大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近日,自治区副主席,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区党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副组长江白主持召开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查工作部署会议,督促指导各市(地)全面深入整改落实国家通报和报告反馈的问题,全面检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详情]
4日下午,我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宣讲动员会在拉萨召开,对自治区宣讲团赴各地各部门开展集中宣讲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详情]
12月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卫东赴山南市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和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努力担负历史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详情]
11月27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林芝市干部群众纷纷通过各类媒体第一时间了解大会盛况,迅速掀起了学习党代会精神热潮。大家一致表示,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科学勾画出合民心、顺民意的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 [详情]
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创办生产型、销售合作型、服务型多种合作社经济组织,涌现出一大批发展规模好、带动能力强的农牧民合作社,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