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采集员在工作,下图为鼠麴雪兔子。图片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世界之巅的珠峰,因极寒、缺氧被视为“生命禁区”,但仍存在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命。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质资源库”)种子采集队顺利完成“珠峰种子采集2021”任务,在珠峰6200米左右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鼠麴雪兔子等植物种子,刷新了我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
此次采集到的种子,经干燥、清理、计数等流程后,将长期保存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
从今年8月开始,种质资源库启动了世界海拔最高植物种子采集行动计划,这也是响应《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即将在中国昆明举行,向世界表明,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一直在不懈努力。
“目前全球已知报道过的在海拔6100米以上采集的植物有15种,均为国外学者采集。”种质资源库主任李德铢研究员介绍,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标本记录是1935年由英国登山家在我国境内珠峰北坡6400米采集到的鼠麴雪兔子、珠峰鳞蕊芥两种植物,而采集成熟植物种子比采集植物标本更加困难。
历经3年的准备,种质库采集队分别于今年8月和9月两次前往珠峰,先后历时20余天,最高抵达海拔6605米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采集。2021年8月15日到28日完成了第一次珠峰植物科考,在5738米成功采集到珠峰齿缘草的种子。然而,8月还不是珠峰植物种子采集的最佳时期。9月24日,由郭永杰、赵延会带队,包括当地向导在内的8名采集队员,再次从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向上攀登,采集到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纪录的植物种子。
“此前,种质资源库保存的最高海拔种子采自西藏阿里地区5559米的高山荒漠灌丛,这次任务是对高海拔植物种质资源采集的一次新探索和尝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生物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种质资源库保藏中心主任蔡杰说。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底,该库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为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保障我国战略生物资源安全、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 [详情]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11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以其惊心动魄的时代伟力,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成为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详情]
中日是近邻,“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当前,中日关系机遇和挑战并存。... [详情]
... [详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