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四川省甘孜州春耕紧锣密鼓地展开。在炉霍县,隆隆的农机声唤醒了高原大地,全机械化春耕拉开序幕;在德格县,各级专家“献技”田间地头,为种植户开展病虫防控、废旧农膜回收、农药减量控害等方面的指导……
在今年4月举行的甘孜2023年全州春耕生产现场会上,甘孜明确目标:2023年,全州粮食总播面要达到103.65万亩,比2022年增0.15万亩;同时要实施百万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通过提单产实现粮食总产23.57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比2022年增0.47万吨。
不光要“稳面”,还要“增量”,如何实现?甘孜提出,要创建以青稞为主的高产示范带,在促单产提升上创新。
一条生产线 让良种更“良”
5月12日,在甘孜县青稞良种繁育中心,一排排种子正在现代化良种加工生产线上接受“筛选”。
“筛选出的种子,发芽率能达到97%以上,每亩平均增产52斤。”甘孜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鄢昌林告诉记者,以往每亩地大概需要播80斤种子,现在只需要30斤左右。
在淌过流水线后,“康青七号”“康青九号”等白青稞良种和甘孜“黑六棱”等黑青稞良种被分门别类装进不同的包装袋中。
“以往青稞种子是混种的,白青稞和黑青稞没有分开。”鄢昌林说,黑青稞营养价值比白青稞高,经过精加工后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通过生产线把黑白青稞分开,有利于耕种管理,也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这也意味着农户能有更高收入,更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种粮积极性。”鄢昌林说,目前该生产线年产青稞良种达7000吨,已辐射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发展青稞种植20000亩,在满足州内各县需求同时,还远销青海、西藏等地。
一项技术 给青稞种植“打气”
在甘孜县的青稞良种“出州”的同时,稻城县亚青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也得到一个好消息,该公司的一种以青稞为原料的蛋糕生产技术有望获得专利认证。
青稞的分子链短,不易成型,要加工成糕点存在一定难度。陈杰说,该技术通过往青稞面团中“打气”,让面团更易成型,口感也更蓬松。
这项技术不仅改善了青稞制品的口感,也给青稞种植“打了气”。
该公司所在的稻城县金珠镇平均海拔3700多米,日照充足,早晚温差大,所产的青稞营养价值高,品质较好。公司在金珠镇子洛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定点收购青稞粗加工后制成青稞面粉,“我们今年的收购价格大概在16元/公斤,每亩青稞能带给种植户4000元左右的收入。”
“企业+农合社+农户”青稞种植模式正在甘孜多点开花。在炉霍县青卡村、阿都农场、阿都村、各汝村,3800多亩土地被流转给了由“农户+村合作社+产业联合社+社会化服务主体”组成的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详情]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5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 [详情]
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 [详情]
印度“QRIUS”网站5月23日文章,原题:美国反华科技战毫无根据且无异于自我毁灭 对美国企业、金融巨头、高科技行业和消费者来说,总统拜登扩大技术战争都是坏消息。随着时间推移... [详情]
中国日报网5月24日电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站21日刊登的评论文章指出,美国社会学家马修·戴斯蒙德(Matthew Desmond)在其新书《由美国造成的贫困》(Poverty, By America)中指出消除贫...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