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
增强四川黄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
《四川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这是四川省出台的首个推动全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如何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规划》用“国家公园”这个关键词给出答案:建设好若尔盖国家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阿坝段),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
四川省境内的黄河干流有174公里,涉及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和甘孜州石渠县5个县。四川省黄河流域面积不大,但对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黄河干流出川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1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年径流量的26%。
《规划》在11项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加强四川省黄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建设。
如何增强四川省黄河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强烈的“保护优先”信号,主要体现在抓手上。《规划》明确,要建设若尔盖国家公园、增强湿地水源补给功能、有效遏制草原退化沙化、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开展冰川冻土保护和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其中,建设若尔盖国家公园被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和水源补给地,横跨四川省和甘肃省的若尔盖国家公园是黄河上游最大的“蓄水池”。统计显示,四川省黄河流域湿地蓄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6。
根据《规划》,四川省将在此前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试点的基础上,强化与甘肃省的合作,探索跨地区跨部门的统一管理体制,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配套实施生态补水、治沙固沙和水量调节、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修复好划入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将若尔盖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球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
除了保护生态,《规划》的另一个重点是推动四川省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同样是建设国家公园。
《规划》明确,探索的重要抓手是整合利用好四川省黄河流域265个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统筹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阿坝段)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争创雪山草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打造黄河上游最美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配套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持续推动四川省黄河流域发展方式“换道提质”。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详情]
第十一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13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对外公布。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办法对落实乡村振兴部门和地方的责任分别作出了哪些规定?办法在强化考核监督方面作出了哪些规定?中央农办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提问。... [详情]
当地时间12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会见伊总统莱希。... [详情]
12月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研究我省贯彻意见,审议有关文件。...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