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讯 近年来,青海省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科学高效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防沙治沙82.67万公顷,全面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2个,封禁保护面积达58.24万公顷,沙化土地年均减少2.12万公顷,沙化程度指数从3.17下降到2.94,重点沙区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
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青海统筹“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保护草地生态系统,防治草地退化沙化。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加强生态管护员队伍建设,沙区植被全部纳入网格化管护体系并得到有效保护。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和封禁保护并举,积极推进沙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巩固都兰县、贵南县、格尔木市、共和县和海晏县5个县级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加快推进海南州防沙治沙示范州创建。全面加强12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标准化、数据化、智能化”能力体系建设和成效监测评估及日常巡护监管。
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光伏+治沙”发展模式,推动清洁能源与防沙治沙融合发展。治理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园区及周边沙化土地2.78万公顷,完善“林+果+药”“林+草+牧”经营模式,形成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草产业等支柱产业,全省林草产业产值达394亿元,带动79万名农牧民人均增收2530元。
与此同时,青海作为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三北”工程六期规划青海省实施方案(2021-2030)》《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青海片区防沙治沙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统筹推动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
11月16至17日,省商务厅为进一步贯彻中央“稳外资”决策部署,落实外资工作相关要求,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省外汇管理局和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在西宁举办了“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报告暨外资业务培训”... [详情]
11月17日,“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名单公布,青海省博物馆申报的“多元华彩 融荣共生——走近青海世居民族”项目荣获优秀案例,这是青海省博物馆、纪念馆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详情]
入冬以来,随着青海各地气温持续下降,用电量及用电负荷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双双创新高... [详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近日,省政协制定印发《政协青海省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的实施意见》... [详情]
11月13日,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获悉,为支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根据省财政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青海省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