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蓝稞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青稞系列产品。本报记者 丁玉梅 摄
“我还是第一次喝加了青稞粉的咖啡,味道真不错!”5月21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梦想小镇文创集市,青年创客王生平捧着水壶,给路过的游客冲上一杯杯青稞咖啡,来自甘肃的哈女士品尝完,当即买下几盒青稞咖啡,准备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尝一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门源县采取有力举措,持续贯彻落实二十大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加强技能培训、鼓励劳动力创业、政策扶持等多个措施,引导门源广大群众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兴业的良性发展。
“这是蓝青稞,比普通青稞种子具备更高的营养价值,我希望通过提升青稞的附加值,让家乡种青稞的人,有一份更好的收入。”在集市展示区,王生平摊开手中的青稞种子,一粒粒青稞圆润饱满,黄色外壳包裹着青蓝色内芯。门源县年种植青稞面积近1万公顷以上,产量近6万吨,不过青稞这种传统作物,又是如何成为王生平创业的“种子”的?
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王生平,在门源县青稞方便面厂做销售。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健康饮食理念越来越深入,固体冲饮类的健康食品在市场颇受欢迎。“青稞具有低脂等特点,是不是可以把它做成固体冲饮类食品推入市场。”随之而来的想法,让王生平创业的心,逐渐变得火热。
“现在政府太好了,即使是门源这样的小县城,也有很多鼓励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呢!”王生平告诉记者,他先是跑到相关部门,咨询所要办理的手续,而后又是到外地固体冲饮类的食品加工厂考察学习,一步步把想法变成现实。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门源县委县政府邀请青年创业者入驻梦想小镇市集,提出免除3年房租、2年物业费、1年暖气费,一次性补贴水电费800元等多个优惠政策扶持,就是在这样的政策鼓励下,王生平带着青稞系列产品,入驻梦想小镇市集,他与青稞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其实最初成立公司时,我从门源购入青稞后,找外地厂家代加工,成本高不说,研发新产品也十分困难,是当地政府的帮扶,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么多的新产品。”王生平回忆到,2021年门源县委县政府为他们补贴资金,扶持建成产品实验室,才算是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有了实验室后,王生平购置机器设备,在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村开办厂房,研发出以青藏高原蓝青稞作为主要原料,十多种以咖啡、核桃粉、薏米粉、红豆粉等为辅料青稞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公司生产步入正轨,共青团门源县委给公司颁发“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吸引了不少返乡大学生的目光,杨林就是其中一个。
“我主要负责青稞晾晒、炒制加工等生产线的工作。”杨林现在的工资待遇是4000元底薪加提成,对这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一份收入,他感到十分满意。
新鲜“血液”的加入,让公司有了新的销售方式。王生平和员工开通抖音网店,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将产品逐步推向更大市场,订单一单接一单,扶持政策也接踵而至。
“再过不久,我们生产车间就要搬进门源县小微企业孵化园,到时候生产规模至少能扩大两倍!经省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推广介绍,我们与央视购物签订50万元的订单,这两天还通过2023年海北州招商引资暨优势特色产品推介会,即将签成一单超百万的订单!”掰着手指算“喜事”的王生平,眼里满怀期许:“订单多了,青稞的需求量大了,群众家里的青稞有了新出路,还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坐在文创集市,王生平给大家冲上一杯杯青稞咖啡,青稞和咖啡的醇香交织在一起,承载着传统产业振兴、青年创业致富的梦想,借着政策的东风,走向远方。
5月25日,省委书记陈刚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在青调研时的讲话要求,研究推进我省主题教育等工作。... [详情]
连日来,我省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省委专项教育整治动员部署会精神以及新修订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若干措施》要求,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以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推动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 [详情]
5月,青海大地各重点项目纷纷开足马力冲刺“半年红”,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紧跟步伐,各重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紧张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详情]
5月23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海湖综合观测研究站”在青海湖鸟岛挂牌,将实现中科院科研优势和地方部门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青海湖流域大气、水文、生态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等科学问题研究,标志着青海湖观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构建青海湖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技支撑。... [详情]
5月中旬,四川省甘孜州春耕紧锣密鼓地展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