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多点发力推动乡村振兴谱新篇
——乐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七
2022年,海东市乐都区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效巩固”,高效推动河湟大地乡村振兴新篇章。
铸魂赋能激扬振兴之志。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体学习、一体贯彻、一体落实,持续筑牢思想根基,确保政策落实不走偏。区、乡、村三级层层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配套制定民政、健康扶贫、住房安全等行业部门政策文件,形成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推动各项工作实效落实。
建强组织打造振兴堡垒。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树牢大抓基层导向,着眼发展、稳定“两个轮子”一起转,严格落实“1名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区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等“四个一”举措,为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创新推进“2337”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和“月评比”活动,推动更多资源、服务向基层下沉、向村社覆盖。
守牢底线夯实振兴基础。持续强化“241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集中开展两轮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年度新增40户138名监测户落实分类帮扶措施,进一步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1000户住房改造提升项目,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851.26万元,完成医疗费用补报2869人332万元,脱贫户、监测户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80%、90%以上,为3.29万人发放低保金、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8489.23万元,转移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就业15471人,认定就业帮扶车间、工坊22个。
培育产业释放振兴动能。顺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统筹衔接资金1.1亿元,集中打造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仓储保鲜等产业,扶持各类产业项目29个,积极创建东牧湾一二三产发展融合示范园、李家壕特色农产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壮大寿乐镇高原绿色有机产业园,巩固北山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促进乡村产业赋能增值。实施乡村振兴试点村8个,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探索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在19个乡镇街道建设191个电商服务站点,鼓励农民在电商平台设立网店创业增收。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中医药如何发挥独特优势?面对发热患者就诊和用药等需求激增,中医药系统做了哪些准备?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科学用中药?在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及中医专家回应了这些热点关切。... [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详情]
1月3日,青海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徐启方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陈刚同志任青海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信长星同志不再担任青海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详情]
022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能源系统充分发挥我省水风光资源富集的优势,紧抓在建项目加大投资力度,紧盯纳规项目加大前期力度,紧跟行业发展加大谋划力度,有力有序开发全省能源,高效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详情]
1月3日,我省举行G213策克至磨憨公路乐都至化隆段、共玉高速野马滩震损段恢复重建工程、国道338线盘坡经大通河桥至热水段改建工程、G345线启东至那曲公路杂多至查吾拉段公路改建工程、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公路改建工程五个交通重点项目建成通车仪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