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劳 贺成武 摄
棕眉山岩鹨
中国藏族网通讯 11月15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老虎沟管护站管护员贺成武在巡护监测过程中分别拍摄到两只野生鸟,后经专家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专业技术人员鉴定,分别是棕眉山岩鹨和棕背伯劳。此次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次发现2种园区鸟类新记录。
近年来,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管护员摄影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越来越多的物种新记录被更多的管护员发现。除此之外,贺成武还在老虎沟区域记录到短耳鸮、长耳鸮、发冠卷尾、灰伯劳等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鸟类新记录,也充分说明老虎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截至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已记录到鸟类18目47科22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1种,这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也充分体现了管护员摄影师队伍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全球9条候鸟迁飞路线,其中祁连山是中亚-南亚迁徙线路上的重要位点。近年来,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老虎沟地区还是明星物种——荒漠猫的重要栖息地,该区域虽紧邻门源县城,有较强的人为活动,但有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食物链,处处体现着祁连山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
棕眉山岩鹨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林缘、河谷、灌丛、小块丛林、农田、路边等各类生境。繁殖期则栖于西伯利亚泰加林地带,尤以河谷地带较常见。棕眉山岩鹨在中国系冬候鸟,主要越冬于中国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山东、河南、陕西、宁夏、青海(西宁)、甘肃(西北部武威),偶尔至上海和四川会东。迁徙期间经过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
棕背伯劳是伯劳科伯劳属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11月15日,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详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农牧民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省农村地区落地生根,近日,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做好2022至2023年度农牧民党员冬春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详情]
近日,青海省纪委监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印发《关于强化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联动监督推动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详情]
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指出,在深刻领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上下功夫,在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见行动、求实效。连日来,全省各地广大干部群众反复研读、讨论交流,不断深入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让党的旗帜始终在青海高原高高飘扬。... [详情]
11月14日,记者从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近日,由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角“清洁能源发展及绿电转化应用”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我省黄河公司作为中国在清洁能源及绿色发展中的杰出代表,代表中方企业展现中国在气候变化应对、全球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就,交流低碳清洁发展的成果经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