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 输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一年来,输出大宗绿色产品价值超130亿元
中国藏族网通讯 9月22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进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1年9月输出地启动建设以来,全省深度谋划建设方向、目标和措施,提升打造深度、广度和精度,一年来,输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枸杞等大宗绿色产品80万吨,价值超130亿元,输出地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省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三年保持在435万亩(29万公顷)以上,牦牛藏羊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267亿元,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连续三年稳定在300万亩(20万公顷)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5%。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9%、90%、82%。牦牛藏羊追溯体系建设覆盖到39个县市,认证有机草原面积突破9000万亩(600万公顷),认证有机牦牛藏羊445万头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突破1000个。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3个,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绿色有机成为青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
科技赋能持续增强,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立项国家行业标准5项,推广应用重点目录标准57项。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建成国家级春油菜和马铃薯制繁种基地,全省农作物、水产良种化率分别达98%和95%。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4.9%。
多措并举打造“净土青海·天然农牧”区域公用品牌和“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产业品牌。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清单。鲑鳟鱼养殖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出口欧洲许可,成为国内唯一获准出口省份。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实现出口8484万元,“青字号”品牌日益响亮。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各级民政部门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和救急难作用,简化救助程序、畅通救助渠道、多措并举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有效服务好疫情防控大局。... [详情]
22日下午,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区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介绍山南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关情况,解答疫情期间如何通风、消毒等问题。... [详情]
9月20日,青海省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工作交流座谈会以视频形式召开。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杜捷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确定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举措,为企业和群众增便利;确定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和支持相关市场主体纾困的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 [详情]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全生命周期维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实施中西医综合防控,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