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
国家公园占自然保护地面积的77.17%
中国藏族网通讯 青海坚持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以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走在前头”为目标,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
建立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全面完成体制试点各项任务,建立了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机构,推行综合执法和“村两委+”两项工作机制,构建规划体系、科研监测等九大支撑体系的工作格局,为正式设园奠定了坚实基础;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已正式获国家批复,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全省编制完成《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和《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制定出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构方案等18项制度办法和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等4项技术标准,在率先探索自然保护地立法、积极申报地方标准制定等工作基础上,持续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范围,科学合理解决自然保护地矛盾冲突问题,全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到79处,总面积达26.5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08%,较整合优化前提升3.85%,其中国家公园占自然保护地面积的77.17%。
共建共管共享协调发展,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全省共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保护公益岗位14.51万个,自然保护地委托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7.5%,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993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8%,湿地保护率达到64.3%,全省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亿立方米,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关于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 [详情]
西宁市9月17日在主城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园区),湟中区(含多巴片区)、大通县、湟源县县城所在地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详情]
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总结了上合组织作为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的重要经验启示,为上合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展现出携手弘扬“上海精神”,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诚意和决心。... [详情]
2022年仲秋之月,一架架专机在这里降落,14个国家的领导人从四面八方奔赴古城。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撒马尔罕举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合大家庭”的首次线下全员聚首,举世瞩目。... [详情]
连日来,随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人民银行林芝市中支组织银联西藏分公司、建行林芝分行,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银联云闪付APP、建行生活APP等线上支付渠道,承接林芝市惠民促消费五大行动线上发券和支付结算任务,于9月12日启动林芝市“惠民促消费行动”。截至目前,活动参与商户45户,匹配消费券补贴259万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