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许多群众难免会遇到一些“急难愁盼”问题,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环境污染防治”“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为民排忧解难?
行百里者半九十。实践证明,从社会客观现实看,时间越是往后,问题越多,困难越大。从干部作风上看,少数干部干事创业往往刚开始干劲大、热情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原来的主动作为逐渐会演变“慢作为”甚至“不作为”。从事物发展规律看,由量变到质变,不仅需要量的积累,更会有质的飞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为民办一件实事、解一个难题,也许不算太难甚至有的轻而易举即可达到,但难的是为民服务常态化。为民办实事,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正因为慎始容易慎终难,所以才需要有滴水穿石的恒心,在持之以恒中擦亮初心,砥砺前行。
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是每个共产党人应该履行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以人民心为心,以百姓福为福,不是只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而是要在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中见精神。需要始终做到以民为首、务实办事、坚持不懈,在为民办实事中办出初心使命、办出实效质量、办出民心民意。听其言,观其行。面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实”字托底、“干”字为先,不慕虚荣、不务虚工、不图虚名,始终如一地依靠实干实绩取得群众信任。要有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健全完善为民服务的制度机制,主动靠上去做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招硬招,使为民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谋幸福,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为民办实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体制机制,主动作为,敢于担当,锲而不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用实际行动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2022年8月23日0时至24时,西宁市处置4例涉及青藏铁路公司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 [详情]
2022年8月23日0时至24时,西宁市在重点管控人员中发现7例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 [详情]
民安,重在粮安。... [详情]
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古战镇,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街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玻璃水滑道、观光小火车、充气城堡、水上乐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竞相体验。... [详情]
2019年10月7日,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34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