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林老师在上课。记者 莫青 摄
学前班的孩子们。
二年级学生多杰加正在写字。
升旗仪式
走进知海买村,老远就看到飘扬在教学点的国旗。
教学点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副篮球架,一张乒乓球桌,十几棵翠绿松树点缀,让院子生机勃勃。
不管教学点有几名孩子来上课,也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晨的升国旗仪式必须要举行。
孩子们排好队,整理好红领巾,等待老师来升旗。孩子们立正站好,行少先队礼,唱国歌,升国旗。
负责升旗的是王永林老师,知海买教学点的全科教师。
王永林在教学点近十年了,他不仅能教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科学也不在话下。
“我是1988年从化隆师专毕业,从教30多年,一直在乡村学校任教。在化隆,像我一样的乡村教师有很多,我这个教学点条件还算不错。”听说要采访,王老师连连摆手,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可是说起教学点的10个孩子,王老师打开了话匣子,黝黑的面庞露出笑容。
“学前班有5个孩子,今天有1个孩子请病假了。二年级的学生本来有6个,今年开学1个孩子被家长带到其他地方读书,我已经做了跟踪回访,确定孩子在他校读书。现在就剩5个孩子了。”王永林熟悉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这也是他能坚守十年的原因。
王永林说,因为家庭情况不同,这些孩子不能去县城或其他学校读书,所以,他要坚守好这份责任。
日行百里的摩托车
教学点的院子里,停放着一辆摩托车,引人注目。这辆摩托车已经陪伴王永林快十年了。
王永林的家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从知海买村到河阴镇有112公里,因为家里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还有牵挂的妻儿,他靠着摩托车日行百里,奔波在海东、海南之间。
十年前,王永林是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凭借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经验,他可以去相对较好的学校任教,但他没有这样做。
“当时,知海买村教学点的老师退休了,需要一名教师接班。我想,这里的娃娃需要老师,我就报名了。”说起这些,王永林说,他喜欢乡村的生活,也喜欢安静的教学。
夏天时,王老师可以骑着摩托车回家。到了冬天,他就在山上和孩子们同吃同住。
“这里的群众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家长会把自家的菜、牛奶,还有牛羊肉送到教学点。”说起这些,王老师觉得很幸福。
教室里12张桌子整齐摆放,学前班孩子的教具也有不少。这节课,王永林教得是《神州谣》,孩子们一字一句读得很认真。
夏天快到了,日行百里的摩托车,很快就能派上用场了,王永林惦记着年迈的母亲和即将高考的孩子。
不怕吃苦怕生病
王永林54岁了,黝黑、精瘦、额头的皱纹很深。前些年,王老师只是偶尔骑摩托车赶路,这两年他跑得勤了。
“大儿子因为疏于管教,考大学时失利,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孩子和他妈妈对我有抱怨,说我对孩子的关心太少了。如今,小儿子马上也要高考了,我想尽己所能多关心孩子,希望他在考学上不留遗憾。”王老师说。
多年来,年迈的母亲多由姐妹们照顾,长年在山里的王永林深感未尽孝道之苦。“有时,家人病了,需要人照顾,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请假。我请假一天,孩子们就一天没人管。”王永林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来说这些事,可透过言语,感受到的是一个儿子、一个父亲的大爱。
虽然红了眼眶,但说起孩子们,王永林立马笑了起来。“今天轮到谁当班长了?去把大家的营养餐拿进来。”为了给孩子树立责任意识,教学点的班长是孩子们轮流来当。
不一会儿,当天的班长拉毛卓玛拿着一些苹果、牛奶、酸奶走了进来。孩子们从书包里拿出自家做的馍馍、油饼。快乐的午餐时间到了。
休息时间,王永林回到了寝室,他桌子上摆着作业本,还有一堆药。
“有时候我会对孩子说,如果老师晕倒了,就去拿桌子上的药。”王永林被诊断患有高血糖、高血压。
怕生病,是因为王永林知道他不能请假,这个教学点不能锁上门。
一盏灯
在知海买教学点任教以来,王永林带出本科生2名、大专生1名、中专生17名。
王老师的孩子们来看望他,特意带了一份礼物,一把刻有“玉不琢不成器”的戒尺。
“孩子们说,记得当年我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说是我告诉他们,不学习就会继续过着上山放羊的日子,就永远不会走出大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王永林一直把戒尺放在讲桌上。
“前两天,考出去的孩子们又来看我,我就当一名倾听者,听他们说着外面的世界,说着他们现在的生活。”王永林说,他不是一名好老师,因为带的学生太少,帮助的孩子太少。
“国家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好,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的号角陆续吹响。2016年至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山里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共有29支团队、266名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前往化隆县知海买村等28个村庄开展支教扶贫实践活动,募捐爱心物资达140万元。孩子们也享受到多项助学金。”王老师说着这些年来教学点的变化。
王永林54岁了,很快要退休了,孩子们长大了也要去镇上的学校继续读书,说起要离开这座大山,他有诸多不舍。
如果重新选择职业,您还会当老师吗?“三十多岁的时候,我想过,去考个更体面的工作,是孩子们的眼神留住了我。如今,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当一名乡村教师。”王永林笑了。
下午两点半,孩子们跑回教室和老师聊了起来。“你们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我想当警察。”“我想当医生”。
“我想当像王老师一样的老师……”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大声喊道。教室中安静了下来,王永林又一次红了眼眶。
离别时,王老师送了很远,我们的车子又行驶在崎岖的山路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孩子们的读书声仿佛还在耳边——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
★★延伸阅读 ★★
近年来,青海省出台多项政策,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稳定性高的乡村教师队伍。建立国家省市县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实施给予优秀教师在省内享受国有旅游景区(点)半价优惠及公共场所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政策实行本科毕业生基层任教学费奖补政策,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任教。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和教师负担,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动能。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十三五”以来,建成近1万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招收培养省内公费师范生1378人,已毕业269人,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年轻师资。
从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到知海买村有17公里,开车却用了将近四十分钟。
山路蜿蜒崎岖,一眼望不到头。知海买村教学点就在山坡深处。
一名老师守护着他的孩子们,这一守就快十个年头了。
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不多,但他们都有了好的前程,有的读了大学,有的上了职校。
老师说,只要孩子们在,他就会坚守到最后。
孩子们说,他们会加倍用功读书,走出大山,回报家乡。
四川巴中南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宣传人员针对校园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风险性和当前正处森林火灾高风险期的防火特点,通过PPT讲解、案例剖析、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向师生们详细讲解校园防火注意事项,让师生们共同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 [详情]
18日,位于海拔4800米的那曲市色尼区洛麦乡完全小学的操场上还有冰雪残留。但排着整齐队列的孩子们心里却暖暖的,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当天,全校500多名学生每人领到了一份来自浙江杭州的暖心大礼包:厚手套、防裂膏、保暖耳罩和学习用品。... [详情]
3月4日晚,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一支由40多名盲童组成的管乐团奏响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这些孩子们,全部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 [详情]
这个学期开学第一天,很多孩子有这样的感受:班里少了收作业本的环节,多了作业展示的快乐... [详情]
近年来,南木林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从增加投入、完善政策、扩大规模、补充教师、规范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学前双语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