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9月27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内的一只普氏原羚。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是中国唯一普氏原羚救助、人工驯养繁殖的保护站。成立以来,人工驯养繁殖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为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和工作经验,保存建立了基因库。普查显示,在民间志愿者和官方救助中心的共同救助下,普氏原羚种群数量14年间增长约9倍,年均种群数量稳定在2700余只。
9月27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内的一只普氏原羚。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9月2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普氏原羚在草场内进食。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9月2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普氏原羚在草场内进食。(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9月2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内,管护员往普氏原羚的水槽内添水。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9月27日,航拍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关停的青海湖沙岛景区内的太阳湖。目前正值青海旅游高峰期,但沙岛景区大门紧闭,游客以往的足迹被灌木植物覆盖,曾经的娱乐体验项目也被连年上涨的湖水淹没... [详情]
从青海湖裸鲤资源濒临枯竭到“鱼翔浅底”;从旗舰物种普氏原羚濒临灭绝到种群不断扩大;从面积持续缩小到水位十多年连涨大湖“王者归来”,青海湖实现了从生态退化逆转到持续向好的华丽蝶变... [详情]
记者从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海保护站了解到,9月22日,该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开展鸟类定期监测时,在尕海湖畔拍摄到一头正在行走的羚牛。... [详情]
经过38年的保护与发展,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详情]
9月7日,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开展的2021年青海湖流域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启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