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讯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新增光伏发电、环境保护工程等20多个专业,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新能源、健康养老等60个专业,及时停招停办不适应产业发展、就业质量不高的农机驾驶与维修等45个专业,我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5%和90%以上。
目前,全省已建成13所中高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骨干)学校,9所院校入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个职教集团入选国家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19年我省因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而受到国务院表彰。今年,我省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高职组)赛项承办资格,实现承办全国大赛资格“零”的突破。
职业院校为我省各行各业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近15万人,开展农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14万多人次,实施职业教育“圆梦行动计划”,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历教育1万多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积极作用,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成立了10个职业教育集团,吸引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东工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合作,初步形成产教融合“一体两翼”新格局。
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首批遴选15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与华为、阿里巴巴、青海盐湖集团等省内外近145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启动实施1+X改革试点,与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教师素质提升、校企合作等紧密结合,鼓励和扶持企业优秀技术能手在学校设立52个大师工作室,承担学生培养任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8月6日,由中铁一局建安公司承建的甘孜职业学院项目一期工程教学区交付仪式在泸定县燕子沟镇举行,标志着历时一年修建的甘孜州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验收合格并落成。... [详情]
近日召开的2021年全省市州知识产权保护考核工作座谈会上介绍,“十三五”末,我省专利申请量7227件,授权量4693件... [详情]
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西藏沙化土地面积2158.36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7.9%,居全国第三位,约有240万公顷可治理沙化土地,分布在全区7市(地)74个县(区)... [详情]
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我省中小企业规模实现了持续扩大,非公经济活力迸发... [详情]
3月17日,记者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中了解到,“十三五”时期,西宁开发区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构筑新优势,在招商引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循环等方面成效显著,主要工作亮点纷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