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族自治州,流传百余年的班玛黑陶工艺不仅展示了当地的民族文化,更成为班玛县文化旅游发展的一张名片。
随着我省对非遗传统手工艺扶持力度的加大,班玛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黑陶传承者,他们在传承保护黑陶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改变原来家庭作坊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成立公司,并向村民传授制陶技术,带领村民增收。
班玛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格太的祖辈是当地有名的黑陶工艺师,谢格太从小就跟随父亲旦正杰学习黑陶、泥塑、面具制作。父亲制作黑陶时,谢格太就忙前忙后打下手,耳濡目染下,他也成为班玛黑陶传承人。
谢格太介绍,黑陶的制作过程都是原始的手工制作,制胎用土来自班玛县灯塔山,那里的土质适合陶胎的烧制。一个陶罐的制成要经过和泥、捏制、打磨、发酵、火烧等12道手工加工工序而成。由于黑陶制作较为辛苦,加之铁器、铝器和塑料制品所带来的冲击,班玛黑陶曾几近失传。
“不管在黑陶的发展中遇到过多少困难,我一心想的就是要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从14岁学习黑陶技艺至今,谢格太在创新传承古老民族文化的同时,带动了更多人掌握黑陶技艺增收致富。
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谢格太成立黑陶旅游产品开发公司,规模化生产和销售黑陶。班玛黑陶也走出高原,亮相果洛州在上海举办的文化和旅游展示活动。
2016年起,上海大学在果洛州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通过企业、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手工艺人改进设计、培育品牌。在上海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谢格太的公司生产的黑陶制品从创意、外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为了让班玛黑陶有颜值更有内涵,谢格太带着学徒到各地学习,挖掘班玛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在黑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班玛黑陶文创产品、工艺品也从高原销往全国各地。
西藏,地球第三极。... [详情]
中新网记者6日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获悉,据近年来的地质调查,地质专家在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首次发现了白垩纪煌斑岩脉群,可对青藏高原北部中生代晚期的构造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详情]
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 [详情]
“全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到下雨天,脚上沾满了泥,路太难走了。”23岁的角巴吉指着家门口的路,讲起小时候爷爷送她上学的场景... [详情]
窗外细雨蒙蒙,秋景微凉。屋内藏香氤氲,奶茶飘香。73岁的看召才让呷了一口滚烫的奶茶,盯着象棋盘思虑片刻,眉头微皱,深褐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