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讯 截至8月25日,今年3月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门源片区救护并放归野外的雪豹“凌蛰”所佩戴的项圈跟踪器已回传卫星点位数据2943条(其中75%的数据为误差范围10米内的高精度定位),其总活动里程达790公里,活动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各项指标和状态健康稳定,这也意味着我省在雪豹野外救助放归与卫星跟踪科研监测两个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凌蛰”被救护后,通过了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专业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严格评估后,佩戴卫星跟踪项圈回归野外。监测数据显示,每日晨昏是“凌蛰”活动的高峰期,它自3月16日放归后在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乡境内活动约40天,然后进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扎巴乡境内活动13天,后一直往东南方向迁徙,5月8日进入乐都区碾伯镇活动近一周,这里距离海东市区15公里、距离西宁市区直线距离约30公里。5月16日,“凌蛰”跨过国道341到达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辖区范围,这也是目前在祁连山地区记录到雪豹活动的最东段,距离兰州市区直线距离仅75公里。雪豹“凌蛰”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域活动了近1个月后,6月3日开始向西北迁移,于7月5日再次进入放归地,后一直在门源县仙米乡、互助县扎巴乡交界处规律活动。根据现有监测数据分析,雪豹“凌蛰”可能会在门源─互助交界区域建立自己的生存领地。
祁连山是我国雪豹分布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全国雪豹调查监测的重点示范区。据悉,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联合北京林业大学持续对“凌蛰”开展追踪,并监测其捕猎及重点活动区内食物链完整健康程度,针对性开展家畜预防捕食宣教工作。同时,将继续开展雪豹科学捕捉及卫星追踪工作,以期获得更多的科学数据,为雪豹这一物种的迁徙扩散规律、栖息地选择等贡献智慧,也为今后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雪豹生态廊道等栖息地生态修复方案和优化雪豹种群及栖息地管理树立技术典范。
距离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开幕还有40余天,我省残疾人田径队运动员正在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进行冲刺阶段集训... [详情]
红玛瑙般的“仙女果”挂满枝头,吸引游客采摘游玩;“小土豆”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富硒蒜”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海东市乐都区,立足特色资源,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详情]
“过去五年,民营企业在‘双百’精准扶贫行动中带动了17万多人脱贫,‘百企兴百村’行动将力争到2025年,组织引导100家以上有能力、有意愿的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做到‘摘帽不摘帮扶’。”6日,青海省政府副省长、省工商联主席匡湧说... [详情]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河发源省份青海,如何扛起“源头责任”,强化“干流担当”?... [详情]
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公布了首批30支省级应急救援队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