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315国道走出德令哈市区,向西行进十余公里,柴达木茫茫的瀚海戈壁,赫然出现一处极为震撼的人工设施——一座两百多米的高塔。
白天晴好天气,塔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让人感觉置身于科幻世界。即便在几公里外,这道光亮也很显眼。从空中俯瞰,高塔被数以万计的反光镜所环绕,这些反光镜一圈一圈排成一个大圆盘,形似一面“超级镜子”。
这便是我国第一座、全世界第三座商业化运行的塔式光热储能电站,由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建造并投入使用。
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办副主任曹得宏介绍:“地面的这些‘镜子’叫作定日镜,通过定日镜将太阳光聚集到吸热塔顶端的接收器产生高温,再通过高温加热熔盐产生蒸气,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目前,已建成一座50兆瓦和两座5兆瓦的塔式光热储能电站。50兆瓦电站配备27135面20平方米的中镜,两座5兆瓦电站配备22497面2平方米小镜。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原理就是通过多台跟踪太阳运动的定日镜,将太阳辐射反射到置于高塔上的吸热器,加热传导介质,进而产生蒸气利用汽轮机发电机组产生电力。”曹得宏说。
曹得宏补充说,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避免了硅晶光电转换工艺,节省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发电成本,而且真正做到零排放。两座5兆瓦电站于2013年7月5日并网发电,50兆瓦电站于2018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目前已实现满负荷发电。50兆瓦光热电站可实现24小时连续不间断发电,发电量可满足当地8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光伏、光热发电为主,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光伏研究等多元化发展,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十二条措施、高端创新人才引进、“降税减证提标”三项措施、海西州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十条措施、海西州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支持海西州“领跑者”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设若干政策等丰富的政策“礼包”,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记者近日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柴达木盆地北缘湖泊多源信息观测平台初步发挥功能... [详情]
四月的海西,辽阔的瀚海戈壁时风时雨。与高原的东部区域相比,位于西部地带上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在风信传递的春天消息里,如星罗棋布般坐落于八百里瀚海之上的各个工业园区,早已抢先一步迎接一个发展之春的到来... [详情]
来自青海省能源局的消息,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在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干柴沟获新发现,新增油气预测地质储量3923万吨... [详情]
据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青海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原委员、管委会原专职副主任兼原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李永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详情]
在海西辽阔博大的区域里穿行,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昔日曾以苍凉示人的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上改变了“容颜”:光伏发电的吸热板比肩接踵汇成蓝色海洋;一台台白色风机在荒漠的土地上扎下阵脚;高耸的吸热塔于蓝天白云间“追光逐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