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肯定有大变化”
——习近平在青海代表团谈玉树地震灾后重建
“总书记,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
3月7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内洋溢着温暖的气息。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藏族代表扎西多杰一开口,总书记就热情回应了他。
扎西多杰来自玉树州。10年前,他的家乡发生强烈地震,家园受到严重破坏。当时,习近平同志专程赶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考察灾后重建工作,带去了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大灾之后,玉树人从废墟中站起,迅速重建家园,脱贫奔小康。目前,全州6市县全部脱贫摘帽,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70元增长到现在的7000元以上,社会主义新玉树巍然屹立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目标。
听着扎西多杰的讲述,总书记表示:
“我是直接飞到玉树的。当时上到了一个海拔4000多米的村子,那里破坏还是很严重的。”
“在玉树州机关,我给机关干部说了一段鼓劲的话。我说,大灾之后肯定有大变化,有你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党中央全力支持,有全国人民四面八方支援,大家一起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将来肯定会有一个新的玉树。”谈及往事,总书记饱含深情。
“现在玉树街道更整洁了,房屋更坚固了,奶茶更香甜了,我们真心希望总书记能再来玉树看一看,到时我们再唱一支山歌给党听、给总书记听。”扎西多杰的话语代表了玉树人民的心声。
“我很牵挂玉树,今天听了你的介绍,很高兴。我相信,玉树还会发展得更好。”总书记说。
从抗震抗洪到战疫战贫,大灾大难的考验、大战大考的磨砺,总能带来精神上的洗礼升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要结合青海实际,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班玛红军沟纪念馆、西宁市烈士陵园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7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新的要求,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详情]
3月7日晚,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举行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详情]
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详情]
来自青海玉树的全国人大代表扎西多杰在发言时说:“十年前的那个春天,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总书记亲临灾区给我们撑腰打气、鼓劲加油。”... [详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