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日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启动野牦牛等有蹄类动物专项调查,调查分三个阶段进行,这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次进行有蹄类动物专项调查。
图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有蹄类调查项目区域全图。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供图
据介绍,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片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调查工作,初步了解了青海片区分布有野牦牛、白唇鹿、西藏盘羊、马鹿、岩羊、马麝、狍、藏野驴、藏原羚等9种有蹄类动物。
调查主要以参与式社会访谈为主,应用“基于访谈的占域模型调查分析”方法,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划分为141个15公里×15公里及1269个5公里×5公里网格,收集受访者在各网格内针对调查目标物种的目击记录。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社会访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供图
同时,调查受访者对野生动物数量控制、生态搬迁与禁牧、国家公园旅游、保护成果支付等保护干预机制及措施的看法与态度,并与受访者就当地野生有蹄类物种面临的保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这次主要采取的参与式社会访谈是社会科学在自然学科里的应用,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调查中是首次应用。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得到有效信息,从而精确了解到哪些网格里有这个物种的分布,或者分布的多与寡。在这种大范围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地里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为后期的调查工作有效的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科研科科长高雅月介绍。
据悉,此次调查中,在所有141个大网格中,92%网格均获得有效的物种分布信息。其中,针对每一个网络,有效调查信息大于6条视为“充足”的占68%,1-5条“较充足”的占24%,8%的网格未获取有效信息。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有蹄类物种专项调查的开展,标志着祁连山国家公园重点野生动物调查基本实现系统化、专业化、全面化,将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的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2020年,海北藏族自治州不断增强源头意识,履行源头责任,全面落实河湖长管理制度,做好黑河、大通河、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全力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海北片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展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详情]
近日,青海省气象科研所与青海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海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等多家单位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个综合监测站现场验收,各单位一致同意监测站通过验收... [详情]
近日,由省气象科研所与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海北州气象局等多家单位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个综合监测站进行现场验收... [详情]
12月25日,记者从门源县委宣传部获悉,“冬春季旅游·趣海北”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门源)第二届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将于12月28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拉开序幕... [详情]
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学创作基地在我省揭牌,这成为宣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文学的新窗口...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