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讯 7月21日,由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青海省教育厅、共青团青海省委员会联合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组织开展“饮水思源·青春行动”专项主题活动揭牌授旗仪式在贵南县直亥村举办。活动旨在依托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教育、生态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在开展资源本地调查的基础上充实科学考察、研究、监测和环境地质研究等内容开展相关活动,大力挖掘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使基地真正成为具有代表性的集科学实验、科学考察、生态体验、环境教育和社区共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基站。
此次活动为期6天,首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队员由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组成,将在实践基地第一站直亥村生物多样性基地围绕生态立省、国家公园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内容开展政策宣传、主题宣讲等活动,使青年学生树立和弘扬生态文化价值观,提高三江源生态保护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活动二期计划组织实践团队赴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一线工作人员、居民等进行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课题调研,为学习相关专业学科的学生搭建学习、实践、锻炼的平台,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建言献策。同时为更好的发挥园区各村社在极地青海片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农牧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中的主人翁作用,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成立的园区53个行政村,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国家政策宣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教育、生态保护公益等活动。
活动期间大学生将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功能,采取“牧区+城市”、“集中+分散”、“线下+线上”、“固定+流动”相结合原则,结合牧区实际集中宣讲解读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生态环保等农牧民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跟踪解决农牧民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帮助园区各行政村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行动,全力打造农牧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富足、健康、快乐、时尚”的品质生活。
全长4.2公里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河生态治理及两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见成效。... [详情]
7月21日,副省长刘涛主持召开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工作专题会,听取设园工作进展情况,对体制试点评估验收和各项设园任务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详情]
7月20日,记者从甘孜州农牧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我州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良好的优势,以“育龙头”“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抓农旅”为契机,积极引导、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特色绿色生态农业,以此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富民战略稳步提升。... [详情]
为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切实做好“六稳”“六保”相关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紧紧围绕我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短板弱项,主动加强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专项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33150万元。... [详情]
7月盛夏,走进“藏寨秘境”扎尕那却有一丝凉意。这里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村中古老木制的藏居依山而建,构成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