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讯 祁连县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一核四治四微”体系建设,多层级、多层面开展基层治理,探索“大党委”“综合执法服务队”“三长制”等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实践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祁连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全方位提升基层自治水平,提升服务半径和管理幅度,构建了由单块突破到区域化整体链接联动的新格局。
法治引领,大党委资源优势互补,破解社区治理“空格”瓶颈,构建区域化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全领域,组织乡镇、职能部门、社区、物业、志愿团体等46个党组织成立社区“大党委”,推行“大党委+大综治”工作机制,实施“党建+”工程,探索“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治安联防、服务联做”,打通治理界限,由乡镇牵头,采取定点诉求、走访摸排、集中梳理、定期研判、现场办公、分流交办、办结回复、成效复验等复合型手段,对社区服务难题、物业管理难题和群众急险难问题实行闭环式解决流程,切实做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
“吹哨报到式”综合执法服务队破解农牧区治理权责匹配“不等”的问题。按照“统-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整合执法资源,下沉执法力量,组建住建(城管)、自然资源、生态环保,林业草原、劳动监察等20个部门专业执法人员组成的乡镇综合执法服务队,建立完善“乡镇吹嘴、部门报到”联动执法机制、综合执法服务以联系制度、定期例会制度、问题研判制度、“吹哨”事项审核负责制,执法人员“报到”、执法情况评价制,乡镇与综合执法服务队成员单位双向互评制等,厘清监管职能和执法清单,排查违法违章、问题隐患,统一调度组织开展联动综合执法服务,破解以往乡镇、村社有责无权,责大权小的现实困境,解决了过去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问题。
聚焦环境卫生、民生服务、安全监管、养老服务等社区微治理“空白地带、空白人群”,由24名县级领导干部任街长、24名部门党组(党委)书记任巷长、221名机关党员和干部担任楼字长,围绕“赋权、下沉、增效”,实行街长、巷长、楼宇长“三长制”。依托辖区内24条街巷和221栋楼宇,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调处、生态环境整治、服务群众等方面明确“三长”职责任务,制定路街巷长及楼宇长工作职责,公布“三长”名单和联系方式,以“受理+传递+协调+跟进+督办+落实+回访”解决民生需求、群众诉求和居委会难处,协调职能部门,联动解决各类社区治理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居民服务管理模式由“扁平化”升级为“管家式”。截至目前,“大党委”召开联席会议解决群众供暖、电力安全、食品安全、小区安全等问题7件。城镇执法队开展联动执法3次,整治乱停乱放2处,拆除违章建筑1处928平米、整治安全隐患2处。街长、巷长、楼宇长“三长”下沉基层解决老旧小区路面改造、小区排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35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医疗救助等150次345人,调解矛盾纠纷26起。通过群众点单承接“线上线下”服务订单620件,开展联帮服务活动900余场次,协调解决600余名群众诉求,办结率达95%,群众满意率达到99%以上。
1月9日,省委“两新”工委召开全省“两新”领域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8个市州委“两新”工委、3个园区党工委、... [详情]
哪里易腐败就公开哪里、公开事项不准“一刀切”、便民服务中心要为老百姓设“专区”……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作出部署。... [详情]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作出部署。... [详情]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8日说,欢迎更多外国人士走进梁家河这样的中国基层,感知中国奋勇向前的强劲脉搏。... [详情]
2019年,维西县叶枝镇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紧紧围绕“四个从严”,抓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稳步提升,为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