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网通讯 昔日荒芜的山壑,如今翠色披满坡、绿荫浓郁、林茂粮丰、鸟语花香,生机盎然。70年来,全省累计综合治理小流域329条,建设淤地坝677座,建成小型水保工程2036座,全省各行业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比三个“青海湖”的面积还要大。
据了解,青海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受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影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2.4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为此,我省立足省情强力实施“新举措”。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环青海湖、河湟和柴达木五大功能区的生态建设,推进全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水保生态、以水惠民生、以水促发展的良好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12.39平方公里,建成小型水保工程2036座。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淤地坝除险加固三大重点工程建设有力推进。
另外,把水保惠民作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项目、资金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助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先后建设了湟中卡阳“小流域+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种养殖”等一批典型精品工程,吸引群众入股分红、打工就业,实现了由“产量增加麻袋鼓起来”向“收入增加口袋鼓起来”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50项,25.18万亩“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粮食单产提高25%以上,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增加15%至25%,土地利用率由50%提高到70%以上,441个贫困村、10.5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工程建设吸纳贫困人口劳动力1.99万人。
近日,水利部发布了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较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减少近5000平方公里。... [详情]
近日,水利部发布了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较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减少近5000平方公里。... [详情]
近年来,我省水利系统坚持把水土保持作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建设。... [详情]
中国水利部门13日至14日在青海召开2019年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议。... [详情]
2018年,西藏自治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1平方公里,全年征收水资源费超过5000万元,同比增加57%;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3亿元,同比增加78%。... [详情]